免職的近義詞
[mark_b]
免職的近義詞: 除名、去官、罷免、罷官、解雇、撤職、解職、褫職、罷職、奪職、免除、革職、辭職、辭退、解任、開除
[/mark_b]
免職的反義詞:復職、任用、受命、委任、任職、就職、到任、起用、任命
免職的意思:免職,指依法享有任免權的機關按照法律或制度規定免去公職人員所擔任的職務。需要注意的是:免職只是意味被免職人不再擔任原職務,一般不具有懲罰性,所以公職人員正常的職務調動會用到此詞;觸犯法規的公職人員往往也用到此詞,他們因為當時不適任原職所以或是職務調動或是事后再擔任原職,故“免職”并非一般人所認為的“撤職”。
免職的拼音:[ miǎn zhí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撤職:撤職,是指撤銷公務員所擔任的職務的紀律制裁方式。受撤職處分的,應當降低級別。
【第2句】:罷職:詞語:罷職注音:bàzhí釋義:罷免職務。示例:罷職閑居。
【第3句】:革職:革職gézhí罷官,撤職。古漢語。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公(袁可立)于座上曰:“辱冤枉枉不厲,茲御史非不厲,何可剪其翼為輔臣目?”攝公,不正視,繇斯切齒。丙申(萬歷二十四年)得旨革職歸。”
【第4句】:解任:解任,是漢語詞匯,解釋為解除職務;卸任;免職;停職。
【第5句】:除名:除名,指除去名籍﹐取消原有身份。也用于作為組織內部剔除某成員這一行為的描述。見《三國志·魏志·華陀傳》:“軍吏梅平得病,除名還家。”
【第6句】:罷官:罷官,是漢語中關于官職調動的一個詞語,指的是辭官棄職,或者是免除官職,如明朝中期就有著名的海瑞罷官。
【第7句】:免禮:客套話,讓人不必行禮(用于對方要給自己行禮時):~,請坐。
【第8句】:褫職: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二回:“是時明總兵李成梁,已由明廷譴責,說他無端啟釁,褫職回籍。”
【第9句】:解雇:解雇往往是組織主導型的,由于員工個人方面的原因導致的雇傭關系的解除。在我國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也稱為開除。
【第10句】:開除:開除,指除名;解職;將成員除名等。如:這男孩因打架而被開除。
【第11句】:解職:解職,拼音jiězhí,意思是解除職務。
【第12句】:去官:辭掉官職,離職。
【第13句】:辭退:辭退是用人單位解雇職工的一種行為,是指用人單位由于某種原因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原因的不同,可分為違紀辭退和正常辭退。違紀辭退是指用人單位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企業內部規章,但未達到被開除、除名程度的職工,依法強行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行政處理措施。正常辭退是指用人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和職工的情況,依據改革過程中國家和地方有關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安置富余人員的政策規定解除與職工勞動關系的一種措施。
【第14句】:免除:免除,指消除;免掉;免去職務。如:免除一個人的兵役。
【第15句】:罷免:拼音:bàmiǎn解釋:【第1句】:免除官職。【第2句】:選民或代表機關撤銷所選出的人員的職務。
免職造句:
【第1句】:美國的總統、副總統和所有的公務員,因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和輕罪而被彈劾并被認定有罪的,應予免職。
【第2句】:上周,紀檢委公布了內陸欠發達省份地區的被免職或左遷的官員列表,他們被指揮霍資金以修建豪華辦公大樓。
【第3句】:目前為止,被問責免職的是河南登封市長吳福民。
【第4句】:,甘默林將軍被免職,由魏剛接任。
【第5句】:中新網電陳水扁發布“總統令”,臺軍方“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長”海軍二級上將陳國祥另有任用,應予免職。
【第6句】:但是盡管尤納斯已經失去了挑戰被免職的最后的法律選擇,仍有希望這不是關于他與格萊珉銀行聯系的最后決定。
【第7句】:但是他的贊同受到以靳尚為首的貴族的反對,后來又被楚懷王免職并放逐。
【第8句】:據新華社報道,上周發生特大礦難的黑龍江新興煤礦黨委*記、副礦長許正東于被免職。
【第9句】:因嚴重失職瀆職,貴州甕安兩名官員被建議免職。上周末,一名少女的意外身亡在當地引發群體性暴力抗議事件。
【第10句】:昨晚,平谷區相關方面證實,趙建春已于昨日被正式免職。
【第11句】:合同規定,http://www.semjishu.com/買方與烏克蘭不能使用承運人作軍事用途而任何設備可用于制造軍艦艇就地免職。
【第12句】:河北省委*記張慶黎回應三鹿事件免職官員復出時表示“任用干部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看一時一事,還要發揮他的長處和特點”。
【第13句】:賦閑在家已有數月?通過采取一些措施自我提高,你可以避免職業技能出現退步。
【第14句】:重慶新聞出版局已于對該報給予停刊處罰,該報社社長已被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免職。
【第15句】:在朝鮮周一的議會會議中,朝鮮內閣*理金英日被免職,由崔永林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