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飫”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飫聞厭見、優柔饜飫、厭聞飫聽等含“飫”的成語7個,其中“飫”開頭的成語3個,“飫”結尾的成語3個,“飫”在中間的成語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飫”開頭的成語【第1句】:飫聞厭見[yù wén yàn jiàn]
【解釋】飫聞:飽聞;厭見:飽見。指見聞甚多。
【出處】唐·韓愈《燕喜亭記》:“宜其于山水飫聞而厭見也。”
【第2句】:飫聞習見[yù wén xí jiàn]
【解釋】飫聞:飽聞;習見:常見。指見聞甚多。
【出處】唐·韓愈《燕喜亭記》:“宜其于山水飫聞而厭見也?!?/p>
【示例】若祗以平日之所飫聞習見者為平常,而以其罕聞驟見者為怪異,則怪異平熾是兩事,經世出世便是兩心。 ——明·李贄《焚書·答耿中丞論淡》
【第3句】:飫甘饜肥[yù gān yàn féi]
【解釋】飫:飽食;饜:吃飽。飽食肥美的食品。形容生活優裕、奢侈。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當此日,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褲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p>“飫”結尾的成語
【第1句】:優柔饜飫[yōu róu yàn yù]
【解釋】比喻為學之從容求索,深入體味。亦作“優柔厭飫”。
【出處】語出晉·杜預《〈春秋左傳集解〉序》:“優而柔之,使自求之;饜而飫之,使自趨之?!?/p>
【示例】如此然后求諸四君子之全書,沉潛反覆,優柔饜飫,以致其博而反諸約焉。 ——清·戴名世《〈四書朱子大全〉序》
【第2句】:優柔厭飫[yōu róu yàn yù]
【解釋】比喻為學之從容求索,深入體味。同“優柔饜飫”
【出處】明·宋濂《故東吳先生吳公墓碣銘》:“遐爾學徒,爭奔走其門,先生隨其資器,孳孳訓迪,必使優柔厭飫而后已?!?/p>
【第3句】:優柔魘飫[yōu róu yàn yù]
【解釋】優柔:不慌不忙地;魘:吃飽后滿足的樣子;飫:飽食。比喻從容舒緩地體味其含義,并從中得到滿足。
【出處】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優而柔之,使自求之;魘而飫之,使自趨之。”
“飫”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厭聞飫聽[yàn wén yù tīng]
【解釋】指充分聽取。
【出處】宋·曾鞏《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處之樂,而厭聞飫聽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聰明敏急之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