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媼的近義詞
[mark_b]
乳媼的相關詞: 乳果、乳牛、乳字、乳哺、乳白、乳牙、乳雀、乳糖、乳黃、乳頭
[/mark_b]
乳媼的意思:乳母。《梁書·袁昂傳》:“父 顗 ……事敗誅死,昂 時年五歲,乳媼攜抱,匿于 廬山。”《新唐書·元德秀傳》:“初,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媼,德秀 自乳之。”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五:“中宗 守歲,以皇后乳媼配 竇從 一,誦《卻扇詩》數首。”蘇曼殊《斷鴻零雁記》第二章:“及至廳事,則赫然余乳媼在焉。”
乳媼的拼音:[ rǔ ǎo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乳字:乳字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繁殖。柳宗元《祃牙文》有記載。
【第2句】:乳萼:乳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rǔè,是指初生的花萼。
【第3句】:乳黃:像奶油那樣的淡黃色:~的圍墻。
【第4句】:乳哺:哺育;養育。《法苑珠林》卷六:“時有羅剎婦,名曰 驢神。見兒不污,念言福子,遂於空中接取洗持,將往雪山,乳哺畜養,猶如己子。”宋 蘇軾《異鵲》詩:“云此方乳哺,甚畏鳶與虵。”《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蓋因為父母的,自乳哺三年,直盼到兒子長大,不知費盡了多少心力。”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喬女》:“有 孟生 喪偶,遺一子 烏頭,裁周歲,以乳哺乏人,急於求配。”
【第5句】:乳頭:【第1句】:乳房上圓球形的突起,尖端有小孔,乳汁從小孔流出。也叫奶頭。
【第6句】:乳名:乳名,又稱小名,意為孩子出生后在吃奶時期,父母給孩子起的昵稱,與學名不同,并不正式。意思簡單,瑯瑯上口,叫著親切,聽起入耳。
【第7句】:乳牛:專門養來產奶的牛,產奶量比一般的母牛高。也叫奶牛。
【第8句】:乳糖:有機化合物。由葡萄糖與半乳糖結合而成。白色晶體或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味稍甜。存在于哺乳動物的乳汁中。用于制造嬰兒食品、糖果、人造奶油等。
【第9句】:乳化:為使原來互不相混的兩種液體混合起來,把其中一種液體變成微小顆粒分散在另一液體中,叫做乳化。如把肥皂水和油充分攪動,油變成微小顆粒就可懸浮在肥皂水中。
【第10句】:乳腺:人和哺乳動物乳房內的腺體。發育成熟的女子和雌性哺乳動物的乳腺發達,能分泌乳汁。
【第11句】:乳白:像奶汁的顏色:~的煙云。
【第12句】:乳牙:人和哺乳動物出生后不久長出來的牙。嬰兒乳牙在出生后6—9個月開始長出,2—3歲長全,共20個,6—8歲時乳牙開始脫落,換成恒牙。也叫乳齒、奶牙。
【第13句】:乳酪:酪。
【第14句】:乳雀:幼雀。
乳媼的詩句:
【第1句】:乳媼閑于社《哭女樊四十韻》
【第2句】:書省不應煩乳媼《酬應物見戲》
【第3句】:乳媼老不羞《病齒》
【第4句】:記得比年王乳媼《宮詞(十八首)》
【第5句】:寧辭乳媼譏《除官》
【第6句】:兒啼乳媼嗔《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第7句】:柱上莫愁無乳媼《俞成大送新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