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暮的近義詞
[mark_b]
三暮的相關詞: 三藐、三族、三國、三又、三讓、三足、三春、三余、三級、三項
[/mark_b]
三暮的意思:用來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三暮的拼音:[ sān mù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三胡:【第1句】:指我國古代北方林胡、樓煩、東胡三族。
【第2句】:三風:【第1句】:指巫、淫、亂三種惡劣風氣。《南齊書·蕭赤斧傳》:“嗣主不綱,窮肆陵暴,十諐畢行,三風咸襲。”清 顧炎武《答徐甥公肅書》:“山岳崩頽,江河日下;三風不儆,六逆彌臻。”詳“三風十愆”。
【第3句】:三余:【第1句】:《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遇言:'﹝讀書﹞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
【第4句】:三生:佛家所說的三世轉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第5句】:三藐:見“三藐三菩提”。
【第6句】:三思:三思,主要指思危,思退,思變。思危,思考之前做的事不對的地方方,危險的地方;思退,知道危險的地方,就要退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機會;思變,一旦有機會,就要努力抓住去改變當前的處境。
【第7句】:三輪:【第1句】:佛教語。謂佛以身、口、意三凈業碾摧眾生之惑業。
【第8句】:三族:【第1句】:有幾種說法。(1)謂父、子、孫。《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鄭玄 注:“三族,謂父、子、孫。”《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鄭玄 注:“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據父言之,故云子、孫;后注據子言之,故云己與子,二注義同。參閱 孫詒讓《周禮正義》。(2)謂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禮記·保傅》:“三族輔之。”盧辯 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莊子·徐無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成玄英 疏:“三族,謂父母族、妻族也。”《后漢書·楊終傳》:“秦 政酷烈,違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賢 注引《漢書音義》:“父族、母族、妻族也。”(3)謂父母、兄弟、妻子。《史記·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 集解引 張晏 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第9句】:三又:同“三宥”。《禮記·王制》:“三公以獄之成告於王,王三又然后制刑。”鄭玄 注:“又,當作宥。”
【第10句】:三蓬:猶言數抔土。
【第11句】:三國:【第1句】:指東漢后魏、蜀、吳三國。
【第12句】:三讓:三讓,典故名,義項頗多。(1).古相見禮。主人三揖,賓客三讓。(2).指周泰伯讓位于季歷事,后人稱為盛德。(3).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謙讓之禮。(4).再三責數其過失。(5).謂以三種方式資助。
【第13句】:三春:三春,拼音是sānchūn,有多重含義。
【第14句】:三足:見“三足烏”。
三暮的詩句:
【第1句】:浩浩過三暮《詠雪贈張籍》
【第2句】:功名朝三暮四《人日六言五首》
【第3句】:做出朝三暮四《水調歌頭·孔孟化塵土》
【第4句】:朝三暮四從渠賦《賀新郎·問訊花庵主》
【第5句】:朝三暮四盡無妨《鷓鴣天 村里黃幡綽,家中白侍郎,石曼卿詩》
【第6句】:朝三暮四昔尚童《新元二首》
【第7句】:三朝又三暮《上三峽》
【第8句】:人在朝三暮四間《書事》
【第9句】:三暮行太遲《上三峽》
【第10句】:朝三暮四一何少《頌古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