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的近義詞
[mark_b]
樹林的相關詞: 樹上、樹瘢、樹聲、樹模、樹懶、樹林、樹本、樹狀、樹掛、樹范
[/mark_b]
樹林的意思:樹林原是臺灣原臺北縣下的縣轄市,2010年12月25日原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所轄鄉鎮市亦改為區。屬于大臺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之一,
樹林的拼音:[ shù lín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樹懶: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猴,頭小而圓,耳朵很小,尾巴短,毛粗而長,灰褐色,毛上常附有綠藻,很像樹皮。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吃樹葉等。產在南美洲。
【第2句】:樹掛:霧凇的通稱。
【第3句】:樹神:樹木之神。
【第4句】:樹名:樹名(shùmíngㄕㄨˋㄇㄧㄥˊ立名。
【第5句】:樹聲:shùshēngㄕㄨˋㄕㄥ樹聲(樹聲)樹立名聲。南朝宋鮑照《河清頌》:“樵夫議道,漁父濯纓。臣照作頌,鋪德樹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勵德樹聲,莫不師圣。”
【第6句】:樹敵:使別人跟自己為敵:四面~。~太多。
【第7句】:樹丫:樹杈子。
【第8句】:樹干:樹干是樹的重要組成部分,樹干具有木質特性,多應用于家具制造、建筑材料等樹干分為五層。第一層是樹皮。樹皮是樹干的表層,可以保護樹身,并防止病害入侵。第二層是韌皮部。這一層纖維質組織把糖分從樹葉運送下來。第三層是形成層。這一層十分薄,是樹干的生長部分,所有其他細胞都是自此層而來。第四層是邊材。這一層把水分從根部輸送到樹身各處,此層通常較心材淺色。第五層就是心材。心材是老了的邊材,二者合稱為木質部。樹干絕大部分都是心材。
【第9句】:樹皮:樹的表皮。
【第10句】:樹本:樹本,建立根基。
【第11句】:樹瘢:樹木經砍伐后留下的疤痕。明 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二:“栽二年之上桑,穀雨時,其間但有芽葉不旺者,以硬木貼樹身,去地半指,一斧截斷,快錛更妙,糝土封其樹瘢。”
【第12句】:樹林:樹林原是臺灣原臺北縣下的縣轄市,2010年12月25日原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所轄鄉鎮市亦改為區。屬于大臺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之一,
【第13句】:樹枝:樹枝,是漢語詞匯,指從樹的主干或大枝上生長的枝條;特指從主干上生長的枝條。
樹林造句:
【第1句】:秋天,天氣越來越冷,樹葉漸漸的變成黃色和紅色的了。蘋果樹長了很多蘋果。棗樹長了很多棗。許多的樹林都在秋天變成果園。
【第2句】:月亮從樹林邊上升起來了,放出冷冷的光輝,照得積雪的田野分外白,越發使人感到寒冷。萬點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顆顆夜明珠,閃爍著燦燦銀輝。
【第3句】:我為了練口才,常常一個人跑到樹林里去演講。
【第4句】:松樹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俯拾皆是。
【第5句】:晚飯后,爺爺緩緩地在樹林里散步。
【第6句】:殺人罪犯就藏匿在那片樹林里。
【第7句】:夜幕降臨了,樹林里一片寂靜,鴉雀無聲。
【第8句】:這個山坡上,長著一片蔥郁的松樹林。
【第9句】:遠處的小樹林閃著綠幽幽的光,在微風中輕輕搖響綠葉,像是唱著一支動聽的歌曲。
【第10句】:樹林里不時傳出布谷鳥的叫聲。
【第11句】:山像駿馬,樹林就是整齊的馬鬃。
【第12句】:從繁密的樹林里傳來幾聲鳥叫。
【第13句】:楓樹林給大地鋪上了紅色的地毯,秋風一吹,楓葉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好似在鼓掌歡慶這豐收的景象。
【第14句】:靜悄悄的樹林里時而傳來鳥的叫聲。
【第15句】:月光下望去,遠處是一片黑壓壓的樹林。
樹林的詩句:
【第1句】:蕭蕭古樹林《題蘇小小墓》
【第2句】:珊瑚樹林日杲杲《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第3句】:矧有嘉樹林《子用濟有遠行詩以貽之》
【第4句】:雄雌珠樹林《感遇詩三十八首》
【第5句】:寧棲野樹林《獻始興公(時拜右拾遺)》
【第6句】:春依紅樹林《鸚鵡》
【第7句】:草堂塹西無樹林《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
【第8句】:樹林樓閣世行圖《登安仁云錦驛后挹仙亭三首》
【第9句】:而多楓樹林《過津口》
【第10句】:還入前村楓樹林《水淺舟滯解悶十絕》
【第11句】:上有楓樹林《詠懷》
【第12句】:歲時嘉樹林《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
【第13句】:樹林樓閣相參陳《戲明叔》
【第14句】:落日蒼蒼煙樹林《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第15句】:白日丹光出樹林《紅梅 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