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民起義的丑化——《蕩寇志》
對農民起義的丑化——《蕩寇志》
《蕩寇志》,中國清代小說,作者俞萬春,字仲華,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蕩寇志》作于道光六年至二十七年(1826~1847)間。俞萬春有感于嘉慶以后封建帝國嚴重危機,積極為統(tǒng)治階級出謀獻策,參加鎮(zhèn)壓農民起義,要“杜邪說于既作”。他非常不滿《水滸傳》梁山泊受招安等內容,為抑制《水滸傳》的影響,因此接其70回以后,續(xù)作此70回。《蕩寇志》的主要情節(jié)是寫,告休管營提轄陳希真、陳麗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卻不“落草為寇”,而是忍辱負重,以殺害起義軍的行為,來洗刷自己“犯上”之罪。尊王滅寇,維護封建統(tǒng)治,是小說的主旨。作者賦予天神和官軍以超群的本領、過人的智慧,同時極力丑化和污蔑農民起義英雄都是“不堪一擊”的“殺人放火”之徒。但小說文字精練流暢,寫陳麗卿受迫害情節(jié),亦具真情實感,行文布局,造語設景,頗具匠心,在藝術上不無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