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雜吟·春申江上》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歸國雜吟·春申江上
炸裂橫空走迅霆,春申江上血風腥。
清晨我自向天祝:成得炮灰恨始輕。
題解 全面抗戰爆發后,南京國民政府撤銷了對郭沫若的通緝令,作者得以回國參加抗戰文藝的宣傳組織工作。作者在《歸國雜吟·跋語》中說明:這首詩寫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四日晨,由前線訪問歸來,興致尚佳。”《歸國雜吟》共九首,此處選入的是第九首。
簡析 這首詩真實地描寫了日寇狂轟亂炸上海的慘烈場景:炸彈在空中呼嘯,有如雷霆萬鈞,黃浦江上一片血雨腥風。面對敵寇的殘暴罪行,詩人對天祝告:不把自己的血肉化成炮灰,不能減輕對敵人的深仇大恨。此詩把寫實與抒情相結合,強烈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罪行,表達了無所畏懼的戰斗意志和視死如歸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