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
相反相成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相反相成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相反相成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相反相成 成語發音: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成語解釋: 相:互相。互相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現在用來表示相反之事物間有著同一性。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指相反的東西有同一性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相,不能讀作“xiànɡ”。 近義詞: 相輔相成  相得益彰  查看更多相反相成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詩教”原是“溫柔敦厚”,宋人又以“無邪”為“詩教”;這卻不是相反相成的。(朱自清《詩言志辨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