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審應原文及翻譯(帶拼音版)
呂氏春秋審應原文帶拼音版
【 審shěn應yīng 】
一yī曰yuē : 人rén主zhǔ出chū聲shēng應yīng容róng , 不bù可kě不bù審shěn 。 凡fán主zhǔ有yǒu識shí , 言yán不bù欲yù先xiān 。 人rén唱chàng我wǒ和hé , 人rén先xiān我wǒ隨suí , 以yǐ其qí出chū為wéi之zhī入rù , 以yǐ其qí言yán為wéi之zhī名míng , 取qǔ其qí實shí以yǐ責zé其qí名míng , 則zé說shuō者zhě不bù敢gǎn妄wàng言yán , 而ér人rén主zhǔ之zhī所suǒ執zhí其qí要yào矣yǐ 。 孔kǒng思sī請qǐng行xíng , 魯lǔ君jūn曰yuē :“ 天tiān下xià主zhǔ亦yì猶yóu寡guǎ人rén也yě , 將jiāng焉yān之zhī ?” 孔kǒng思sī對duì曰yuē : “ 蓋gài聞wén君jūn子zǐ猶yóu鳥niǎo也yě , 駭hài則zé舉jǔ 。” 魯lǔ君jūn曰yuē :“ 主zhǔ不bù肖xiào而ér皆jiē以yǐ然rán也yě , 違wéi不bù肖xiào , 過guò不bù肖xiào , 而ér自zì以yǐ為wéi能néng論lùn天tiān下xià之zhī主zhǔ乎hū ? 凡fán鳥niǎo之zhī舉jǔ也yě , 去qù駭hài從cóng不bù駭hài 。 去qù駭hài從cóng不bù駭hài , 未wèi可kě知zhī也yě 。 去qù駭hài從cóng駭hài , 則zé鳥niǎo曷hé為wéi舉jǔ矣yǐ ?” 孔kǒng思sī之zhī對duì魯lǔ君jūn也yě , 亦yì過guò矣yǐ 。 魏wèi惠huì王wáng使shǐ人rén謂wèi韓hán昭zhāo侯hóu曰yuē : “ 夫fū鄭zhèng乃nǎi韓hán氏shì亡wáng之zhī也yě, 愿yuàn君jūn之zhī封fēng其qí後hòu也yě 。 此cǐ所suǒ謂wèi存cún亡wáng繼jì絕jué之zhī義yì 。 君jūn若ruò封fēng之zhī , 則zé大dà名míng 。” 昭zhāo侯hóu患huàn之zhī , 公gōng子zǐ食shí我wǒ曰yuē :“ 臣chén請qǐng往wǎng對duì之zhī 。” 公gōng子zǐ食shí我wǒ至zhì於yú魏wèi , 見jiàn魏wèi王wáng , 曰yuē : “ 大dà國guó命mìng弊bì邑yì封fēng鄭zhèng之zhī後hòu , 弊bì邑yì不bù敢gǎn當dāng也yě 。 弊bì邑yì為wéi大dà國guó所suǒ患huàn 。 昔xī出chū公gōng之zhī後hòu聲shēng氏shì為wéi晉jìn公gōng , 拘jū於yú銅tóng鞮dī , 大dà國guó弗fú憐lián也yě , 而ér使shǐ弊bì邑yì存cún亡wáng繼jì絕jué , 弊bì邑yì不bù敢gǎn當dāng也yě 。” 魏wèi王wáng慚cán曰yuē : “ 固gù非fēi寡guǎ人rén之zhī志zhì也yě , 客kè請qǐng勿wù復fù言yán 。” 是shì舉jǔ不bù義yì以yǐ行xíng不bù義yì也yě 。 魏wèi王wáng雖suī無wú以yǐ應yīng , 韓hán之zhī為wéi不bù義yì , 愈yù益yì厚hòu也yě。 公gōng子zǐ食shí我wǒ之zhī辯biàn , 適shì足zú以yǐ飾shì非fēi遂suì過guò 。 魏wèi昭zhāo王wáng問wèn於yú田tián詘qū曰yuē :“ 寡guǎ人rén之zhī在zài東dōng宮gōng之zhī時shí , 聞wén先xiān生shēng之zhī議yì曰yuē :‘ 為wèi圣shèng易yì 。’ 有yǒu諸zhū乎hū ?” 田tián詘qū對duì曰yuē臣chén之zhī所suǒ舉jǔ也yě 。” 昭zhāo王wáng曰yuē :“ 然rán則zé先xiān生shēng圣shèng于yú ?” 田tián詘qū對duì曰yuē :“ 未wèi有yǒu功gōng而ér知zhī其qí圣shèng也yě , 是shì堯yáo之zhī知zhī舜shùn也yě ; 待dài其qí功gōng而ér後hòu知zhī其qí舜shùn也yě , 是shì市shì人rén之zhī知zhī圣shèng也yě 。 今jīn詘qū未wèi有yǒu功gōng , 而ér王wáng問wèn詘qū曰yuē ‘ 若ruò圣shèng乎hū ’, 敢gǎn問wèn王wáng亦yì其qí堯yáo邪yé ?” 昭zhāo王wáng無wú以yǐ應yīng 。 田tián詘qū之zhī對duì , 昭zhāo王wáng固gù非fēi曰yuē “ 我wǒ知zhī圣shèng也yě ” 耳ěr , 問wèn曰yuē “ 先xiān生shēng其qí圣shèng乎hū ” 己jǐ因yīn以yǐ知zhī圣shèng對duì昭zhāo王wáng 。 昭zhāo王wáng有yǒu非fēi其qí有yǒu , 田tián詘qū不bù察chá 。 趙zhào惠huì王wáng謂wèi公gōng孫sūn龍lóng曰yuē :“ 寡guǎ人rén事shì偃yǎn兵bīng十shí馀yú年nián矣yǐ , 而ér不bù成chéng , 兵bīng不bù可kě偃yǎn乎hū ?” 公gōng孫sūn龍lóng對duì曰yuē :“ 偃yǎn兵bīng之zhī意yì , 兼jiān愛ài天tiān下xià之zhī心xīn也yě 。 兼jiān愛ài天tiān下xià , 不bù可kě以yǐ虛xū名míng為wéi也yě , 必bì有yǒu其qí實shí 。 今jīn藺lìn 、 離lí石shí入rù秦qín , 而ér王wáng縞gǎo素sù布bù總zǒng ; 東dōng攻gōng齊qí得de城chéng , 而ér王wáng加jiā膳shàn置zhì酒jiǔ 。 秦qín得de地dì而ér王wáng布bù總zǒng , 齊qí亡wáng地dì而ér王wáng加jiā膳shàn , 所suǒ非fēi兼jiān愛ài之zhī心xīn也yě 。 此cǐ偃yǎn兵bīng之zhī所suǒ以yǐ不bù成chéng也yě 。” 今jīn有yǒu人rén於yú此cǐ , 無wú禮lǐ慢màn易yì而ér求qiú敬jìng , 阿ā黨dǎng不bù公gōng而ér求qiú令lìng , 煩fán號hào數shù變biàn而ér求qiú靜jìng , 暴bào戾lì貪tān得dé而ér求qiú定dìng , 雖suī黃huáng帝dì猶yóu若ruò困kùn 。 衛wèi嗣sì君jūn欲yù重zhòng稅shuì以yǐ聚jù粟sù , 民mín弗fú安ān, 以yǐ告gào薄báo疑yí曰yuē :“ 民mín甚shèn愚yú矣yǐ 。 夫fū聚jù粟sù也yě , 將jiāng以yǐ為wéi民mín也yě 。 其qí自zì藏cáng之zhī與yǔ在zài於yú上shàng , 奚xī擇zé ?” 薄báo疑yí曰yuē :“ 不bù然rán 。 其qí在zài於yú民mín而ér君jūn弗fú知zhī , 其qí不bù如rú在zài上shàng也yě ; 其qí在zài於yú上shàng而ér民mín弗fú知zhī , 其qí不bù如rú在zài民mín也yě 。” 凡fán聽tīng必bì反fǎn諸zhū己jǐ , 審shěn則zé令lìng無wú不bù聽tīng矣yǐ 。 國guó久jiǔ則zé固gù , 固gù則zé難nán亡wáng 。 今jīn虞yú 、 夏xià 、 殷yīn 、 周zhōu無wú存cún者zhě , 皆jiē不bù知zhī反fǎn諸zhū己jǐ也yě 。 公gōng子zǐ沓dá相xiāng周zhōu , 申shēn向xiàng說shuō之zhī而ér戰zhàn 。 公gōng子zǐ沓dá訾zī之zhī曰yuē :“ 申shēn子zi說shuō我wǒ而ér戰zhàn , 為wèi吾wú相xiāng也yě夫fū ?” 申shēn向xiàng曰yuē :“ 向xiàng則zé不bù肖xiào , 雖suī然rán公gōng子zǐ年nián二èr十shí而ér相xiàng , 見jiàn老lǎo者zhě而ér使shǐ之zhī戰zhàn , 請qǐng問wèn孰shú病bìng哉zāi ?” 公gōng子zǐ沓dá無wú以yǐ應yīng 。 戰zhàn者zhě , 不bù習xí也yě ; 使shǐ人rén戰zhàn者zhě , 嚴yán駔zǎng也yě 。 意yì者zhě恭gōng節jié而ér人rén猶yóu戰zhàn, 任rèn不bù在zài貴guì者zhě矣yǐ 。 故gù人rén雖suī時shí有yǒu自zì失shī者zhě , 猶yóu無wú以yǐ易yì恭gōng節jié 。 自zì失shī不bù足zú以yǐ難nán , 以yǐ嚴yán駔zǎng則zé可kě 。
呂氏春秋審應翻譯
君主對自己的言語神色,不可不慎重。凡是君主有見識的,言談都不想先開口。別人唱,自己應和,別人先做,自己隨著。根據他外在的表現,考察他的內心,根據他的言論,考察他的名聲,根據他的實際,推求他的名聲。這樣,那么游說的人就不敢胡言亂語,而君主就能掌握住根本了。
孔思請求離開魯國,魯國君主說,“天下的君主也都象我一樣啊,你將要到哪里去?”孔思回答說。“我聽說君子就象鳥一樣,受到驚嚇就飛走。”魯國君主說:“君主不賢德,天下都是這樣啊。離開不賢德的君主,還到不賢德的君主那里去,你自己認為這是能了解天下的君主嗎?凡鳥飛走,都是離開驚嚇它的地方不驚嚇它的地方去,驚嚇與不驚嚇,并不能知道,如果離開驚嚇它的地方到驚嚇它的地方去,那么鳥為什么要飛走呢?”孔思那樣回答魯國君主,是不對的。
魏惠王派人對韓昭侯說:“鄭國是韓國滅亡的,希望您封鄭國君主的后代。這就是所說的使滅亡的國家得以存在、使滅絕的諸侯得以延續的道義。您如果封鄭國君主的后代,那么您的名聲就會顯赫。”昭侯對此感到憂慮,公子食我說:“我請您允許我去回答弛。”公子食我到了魏國,見到魏王以后說;“貴國命令我國封鄭國君主的后代,我國不敢應承。我國一向被貴國視為禍患。從前晉出公的后代聲氏當晉國君主,后來被囚禁在銅鞮,貴國不憐憫他,卻讓我國保存滅亡的國家、延續滅絕的諸侯,我國不敢應承。”魏王慚愧地說;“這本來不是我的意思,請客人不要再說了。”這是舉出別人的不義行為來為自己做不義的事辯解。魏王雖然無話回答,但韓國做不義的事卻更加厲害了。公子食我的善辯,恰好足以文過飾非。
魏昭王向田詘問道:“我在東宮當太子的時候,聽到先生您議論說:‘當圣賢很容易。’有這樣的話嗎?”田詘回答說;“這是我說的話。”昭王說:“那么先生您是圣賢嗎?”田詘回答說:“沒有功績就能知道這人是圣賢,這是堯對舜的了解,等到這人有了功績然后才知道他是圣賢,這是一般人對舜的了解。現在我沒有功績,可是您卻問我說‘你是圣賢嗎’,請問您也是堯嗎?”昭王無話回答。田詘回答昭王的時候,昭王本來不是說“我了解圣賢”,而是問他說“先生您是圣賢喝”,田詘自己于是就用了解圣賢的話回答昭王,這樣,就使昭王享有了自己不應該享有的聲譽,而田詘在對答時也不省察。
趙惠王對公孫龍說;“我致力于捎除戰爭有十多年了,可是卻沒有成功。戰爭不可以消除嗎?”公孫龍回答說;“消除戰爭的本意,體現了兼愛天下人的思想。兼愛天下人,不可以靠虛名就能實現,一定要有實際。現在藺,商石二縣歸屬了秦國,您就穿上喪國之服,向東攻打齊國奪取了城邑,您就安排酒筵加餐慶賀。秦國得到土地您就穿上喪服,齊國喪失土地您就加餐慶賀,這都不符舍兼愛天下人的思想。這就是消除戰爭之所以不能成功的原因啊。”假如有這樣個人,傲慢無禮卻想受到尊敬,結黨營私處事不公卻想得到好名聲,號令煩難屢次變更卻想平靜,乖良殘暴貪得無厭卻想安定,即使是黃帝也會束手無策的。
衛嗣君想加重賦稅來聚積糧食,人民對此感到不安,他就把這種情況告訴薄疑說;“人民非常愚昧啊。我聚積糧食,是為人民著想。他們自己保存糧食與保存在官府里,有什么區別呢?”薄疑說:“不對。糧食保存在人民手里,您就不能得到,這就不如保存在官府里了;糧食保存在官府里,人民就不能得到,這就不如保存在人民手里了。”凡是聽到某種意見一定要反躬自求,能詳察,那么命令就沒有不被聽從的了。立國時間長了就穩固,國家穩固就難以滅亡。現在虞、夏、商、周沒有存在的,都是因為不知道反躬自求啊。
公子沓當周國的相,申向勸說他時戰栗不止。公子沓責備他說:“您勸說我時戰粟不止,是困為我是相吧?”申向說:“我是很不賢德,雖說這樣,但是您年紀二十歲就當了相,會見年老的人卻讓他戰粟不止,請問這是誰的過錯昵?”公子沓無話回答。戰栗不止是因為不習慣見尊者,讓人戰栗不止是因為嚴厲驕橫。倘或謙虛恭敬待人而別人還是戰栗不止,那么責任就不在尊貴的人了。所以,別人雖說時常有犯過失的,但自己還是不能改變謙虛恭敬待人的志度。別人犯過失不足以責難,用嚴厲驕橫的態度待人則應該責難。
以上就是呂氏春秋審應原文及翻譯、呂氏春秋審應原文帶拼音版的相關介紹。為您推薦:呂氏春秋·覽·審應覽文言文和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