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輝煌讀后感 苦難輝煌讀后感精選5篇
落后挨打的理論已經是老生常談,如何能讓自己不落后,如何能時刻保持一個民族的危機感和自強心,才是我們需要去努力很警醒自己的。有時候仔細想想,也許苦難就是給我們啟發的重重一擊。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于苦難輝煌讀后感精選5篇相關內容,快來看看吧。
第1篇:《苦難輝煌》讀后感200字
打開沉甸甸的書本,一個個偉大的時代畫卷便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了歷史烽煙中、崢嶸歲月里,無數革命先輩、共產黨人在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在經歷了無數的困苦和磨難、挫折與失敗后依然勇往直前、百折不饒、永不放棄……合上書卷,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從苦難到輝煌,中國歷史經歷了百年歷程。
歷史告訴我們,革命道路不是從輝煌走向輝煌,從勝利走向勝利,它是一個從失敗走向勝利,更是從苦難走向輝煌的一個歷程。歷史經驗證明,發展的道路從來不是光明坦途,而一定充滿坎坷,這就要求需要我們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摸索,前進,再摸索,再前進。
真正的強者是從不會因為困難而放棄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的。
第2篇:《苦難輝煌》讀后感400字
苦難中的輝煌,和平中的英雄,我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英雄是什么?為什么要有英雄?一個個深邃的問題,在困擾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漫長的世紀后,成為了人們永恒的話題。過去的事如幻燈片般閃過:毛澤東的第一篇政見:五四運動中那些一個個熟悉的背影;長征中戰士們的疲憊身影;張國燾的另立中央;再到1949年鮮紅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飄揚;隨著時間與空間的推移,往事如夏的晨霧般被我們漸漸從腦海中抹去,只剩下了那一抹鮮紅在黑白的圖像中支撐著歷史。
董存瑞、江姐、楊子榮、楊靖宇他們消失了嗎?不,沒有??晌覀優楹卧僖膊荒茉谟洃浿姓业剿麄?因為越來越多的人不屑英雄,于是我們只能駐足,讀書筆記看著哪一個又一個熟悉的背影走遠,直到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在那些血與淚交織的歲月中,一個個不甘屈服的人站了起來,他們在這苦難的歲月里,在這金色的年華里,他們不畏犧牲,因為他肩負歷史使命,創造著奇跡與輝煌。
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賀龍他們肩并肩,走在苦難的小道上,一同走向輝煌。什么是英雄?英雄是那種真正的悲情人物,或許在人們的腦海中似乎并不存在這一名詞,因為我們早已將他淡忘。
第3篇:《苦難輝煌》讀后感500字
歲月猶如一條長河,奔騰不息,在未來,都將成為歷史。
歷史猶如一面鏡子,每個人都能在歷史中找到影子找到寄托。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多少人在感慨多少次歷史的重演,然而殊不知事在人為,是人自身的意志決定了歷史的相似性。如今,歷史的仇恨在我們這代人的眼中應該煙消云散了,但是對于歷史的思考和反省卻應該是我們這代人所重視的。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仇恨,靠的不是固守,需要的是胸懷和睿智,摒棄前嫌、取長補短、勇往直前。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個小小的政黨能夠贏得中國的未來,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嶺、江河草地中長征的疲弱不堪的隊伍,正背負著這個世界上最大國家和民族復興的全部希望。正因為有無數的優秀中華兒女,前赴后繼,舍生忘死,踏著烈士的鮮血奮然前行,把個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黨和人民,我們才贏得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正因為集合著無數為著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殫精竭慮、夜以繼日工作的優秀黨員,在苦難中不懈奮斗,自主創新,締造一個不屈民族的偉岸形象,賦予一個古老國家以現代的品質,才有今天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只有探尋這些歷史,才能讓我們真正聆聽生命的真諦,汲取前進的動力。
戰火紛飛的年代離我們已經漸漸遠去,但是又有多少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無時無刻地進行著。如今的戰爭已經從土地、城墻的爭斗轉向了能源、市場的競爭,得能源者得天下,掌握市場者才能生存和發展。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消費群體,不可限量的消費能力無疑已經成為一塊貨真價實的“肥肉”。全球經濟一體化對于中國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機會是能讓國內更多的優秀企業走出國門,挑戰則是在全球市場的大背景下,無數的中國企業將接受國外企業的圍追堵截,這場商戰將會異常的殘酷。近水樓臺未必先得月,如何利用好地利人和這個最大的優勢,認清自身展望未來,相信本國企業一定會有佼佼者屹立于世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何等的豪邁和氣概,歷史的長河浩浩蕩蕩,我們每個人只是其中的一粒塵埃,然而每顆塵埃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多少偉大的人物,出生是那么的平凡無奇甚至平庸?!安皇敲總€人,都能以短暫的生命輝映漫長的歷史?!钡俏覀兯龅氖前缪莺米约涸谶@個世界上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守護著我們平凡無奇的偉大。實踐出真知,沒有長期的實踐中點點滴滴的總結經驗,就難以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定,這也是在不計其數的失敗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的價值所在。失敗是成功之母,唯有在次次失敗的實踐經驗中累計自身的實力,當真正成功的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把握住。
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昔日的戰場已硝煙散盡,一個偉大時代的宏偉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歷史是相對的,辨證的。我們作為后來人,正在續寫著歷史,必須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于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
第4篇:《苦難輝煌》讀后感900字
記得偉大的列寧講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苦難輝煌》告訴我們應該必須銘記的這段歷史:那段歷史的演繹者用自己的信念和生命融進了歷史前進的洪流。書中所提到的歷史的假設,然而歷史的奧妙在于可以有無窮無盡的假設,但是這些假設永遠只不過就是一個假設。時間的唯一性是不會重新再來的,人生的真正的機遇也僅有一次;抓不住機會往往便要面對失敗。失敗,反圍剿的失敗在于我們盲目地將無數紅軍戰士的命運和革命前途交給一個外來的只有半瓶子醋的洋先生來掌握。我看到,這本《苦難輝煌》里反復出現的一句真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從苦難走向輝煌,而不是從苦難跌入深淵,就是因為他們能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遵循并堅持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在帶領中國人民爭取解放的歷程里,共產黨人始終是以全面唯物辯證的觀點去用全局的目光看待發生的問題;而不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一紋。從苦難走向輝煌,中國革命用實踐了再現這個鳳凰涅盤的故事。
就像書中列寧講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不能深刻感觸過去,怎能獲得騰飛的翅膀?當我們在享受著今天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富足生活時,我們是否會翻開歷史看看:去充實一下自己已經日漸空虛的心靈,去緬懷一下那段苦難的歷史;因為,一個知道反思的民族才是一個會鑄就未來輝煌的民族。
掩卷沉思:我在歷史的長河里,追尋無數革命先烈們留給我們的偉大記憶;我要將先輩那份執著的信仰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慢慢融匯進前行的步伐里,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你有一個要到綠色軍營的夢想,在那個革命的熔爐里;你將百煉成鋼。在捍衛祖國尊嚴的戰斗中,你會將先輩的精神發揚光大。這就是你,你已經將自己的理想與中華民族的中國夢有機地融為一體。我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我的夢想就是通過辛勤勞動使自己得到更多勞動所得的同時為祖國變得繁榮昌盛盡一份努力。這就是我,我在實現自己富裕夢想的同時與中華民族的中國夢有機地結為一體。他是一個商人,追求商業利益的最大化之時固守中華民族誠信的底線;你賺的每一分錢都為國家實力的提高做出了貢獻。這就是他,在實現自己商業利益最大化的夢想之際;為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無數的輝煌,那是我們幾千年的歷史鑄就的;難以忘卻的恥辱,這是我們時時警醒的鐘聲;去努力吧,實現我們每一個人心里的理想和自己的中國夢吧;因為,無數把自己命運與祖國的繁榮富強的事業聯系起來的個人的中國夢就構成了偉大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第5篇:《苦難輝煌》讀后感1500字
以前,曾在電視"百家講壇"欄目聽過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的講座,講的是我黨主要領導人,特別是毛主席、周恩來等,在兩萬五千里長征前夕的思想斗爭和長征的深遠意義,獨特的視角,新鮮的史料,生動的語言,金一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當認監委黨辦給各支部發下一摞圖書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金一南著的《苦難輝煌》。
這本書必須細細品讀,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為,字里行間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關系錯綜復雜,歷史事件犬牙交錯,是非對錯翻云覆雨。
這本書的客觀性讓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以前讀過的一些歷史書籍往往對某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賦予了片面或單一的主觀色彩,雖然讀起來省事,但是并不見得符合歷史的真相。金一南認為,歷史的真相也許沒有人可以說得清楚,沒有辦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來描繪,我們只能盡量還原歷史的真實,盡管這真實可能很殘酷、很費解或者很令人尷尬,但歷史就是個復雜的多面體。
《苦難輝煌》這本書詳細、生動地描繪了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前后的歷史畫卷,描繪了眾多我們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主席、陳毅、彭德懷、李立三、張國燾等等,同時也描寫了眾多迄今仍默默無聞的英雄。掩卷而思,不禁感嘆:偉人其實也是凡人,沒有神的智慧與力量,不會天生正確,他們也會犯錯誤,他們也會打敗仗,他們也會發脾氣,他們也會出爾反爾,他們也會拉幫結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視文學作品美化、提純或剪切了,反倒給人一種距離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嘆:這些偉人的的確確又不是凡人,無數次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鋼鐵般意志和體魄的人,有人曾沿當年紅軍長征路線體驗了一把,但是只能體驗險惡的地理環境,卻無論如何體驗不了當年險惡的人文環境,頭上數十架飛機轟炸,數十萬敵人圍追堵截,隨時需要做出抉擇,而這抉擇隨時可能導致全軍覆沒,生理與心理始終處于極限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犧牲的、掉隊的、逃跑的、叛變的占了絕大多數,最后堅持下來的只有幾千人,而就是這幾千人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這本書讓我更加敬重歷史的偉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這本書里闡述的洋為中用的道理讓我也頗有啟發。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這些外國人來到中國,真心實意地幫助中國革命,難免在不了解情況,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況的情況下,從他們原有的條件、環境,從他們原來接受的知識和受到的訓練出發,發出一些對我們革命情況不盡適合的命令與指令來。關鍵是我們的態度,我們是學習他們的經驗、發揮他們的長處,引導他們認識中國國情,還是把他們的經驗奉若神明,把他們的話語當作指示,"一句頂一萬句"?不把握這一點,不引導他們學習和了解中國革命具體實踐,不用事實向他們證明他們某些東西與中國實際的脫節,結果反而限制了他們本來應該發揮的作用。
結合我們的認證認可工作不也是這個道理嗎?像馬克思列寧主義一樣,認證認可也是"泊來品",是洋玩意,需要洋為中用,無論是模式、程序,還是標準,甚至名詞術語,不能照搬照抄,要結合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要結合中國人的心理、教育和接受程度,在深刻理解認證認可精髓的前提下,靈活運用,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豐富。如果當初我們引入的時候,能夠做到這一點,恐怕不會造成現在"濫"的局面。所以,我們在設計新制度的時候,如當前緊迫需要研究建立的碳評價制度,一定要融入中國的國情,無論是管理措施還是技術指標,直接拿來主義的懶漢做法要不得。如果我們做成功了,對國際認證認可活動也是推動和發展。
金一南撰寫這本書的精神更加為我所感動。從網上資料獲知,金教授曾當過工人,被贊為"天生就是個好工人",他曾當過兵,被譽為"天生就是個好戰士",他現在是大學教授,又被嘆為"天生就是個教書的料"。金教授自己說,沒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么就要用心、盡全力,熱愛生活就要干好工作;創新貴在堅持,只是把別人打牌、看電視的時間用來搞研究了;人與人的差別主要在八小時以外。通過他的這些話,我明白了這本幾十萬字的巨著來源于他經年累月積累的二百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和常年獨立縝密的思考。因而我想,做人要做個有心的人,做事要做出個結果,不能半途而廢;做事要做出自己的風格,不能機械照搬。人活一輩子要有熱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見異思遷,不要說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評家和空想家,要做實干家。
人間的苦難很多,但不一定都創造輝煌,只有鳳凰涅盤式的苦難才最終創造輝煌。愿我們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在富國強民的道路上創造新的輝煌。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苦難輝煌讀后感 苦難輝煌讀后感精選5篇全部內容,更多作文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查字典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