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孺”的成語(13個)
本文整理了孺子牛、和樂且孺、黃口孺子等含“孺”的成語13個,其中“孺”開頭的成語2個,“孺”結尾的成語2個,“孺”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孺”開頭的成語【第1句】:孺子牛[rú zǐ niú]
【解釋】孺子:兒童。兒童游戲時牽著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
【出處】郭小川《登九山》:“人在變,思想在變,多少英雄甘當孺子牛。”
【示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2句】:孺子可教[rú zǐ kě jiào]
【解釋】孺子:小孩子。指年輕人可培養。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示例】孺子真可教也!后日為上巳節,欲招子踏春園,子當盡去敝衣,袍褲襪履,嶄然一新,早過我。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恒娘》
“孺”結尾的成語【第1句】:和樂且孺[hé lè qiě rú]
【解釋】孺:孩子,這里指孩子氣。隨和樂觀,孩子氣十足。
【第2句】:老弱婦孺[lǎo ruò fù rú]
【解釋】年老體弱的婦女和年幼的兒童。指沒有生活能力而需要別人扶持照顧的人。
【示例】此賊近一年來迭經痛剿,疲于奔命,所余可戰之賊不過數千,其余盡皆老弱婦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
“孺”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黃口孺子[huáng kǒu rú zǐ]
【解釋】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出處】《淮南子·氾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示例】似你這等黃口孺子,定然不認得,吾是西歧大將軍南宮適。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
【第2句】:婦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
【解釋】孺:小孩。婦女、小孩全都知道。指眾所周知。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示例】這件事在小鎮上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了。
【第3句】:綺孺紈绔[qǐ rú wán kù]
【解釋】紈绔:富家子弟用細絹做的褲子。泛指富貴子弟。
【出處】《漢書·敘傳上》:“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于綺孺紈绔之間。”
【第4句】:左對孺人,右顧稚子[zuǒ duì rú rén,yòu gù zhì zǐ]
【解釋】孺人:對婦女的尊稱,借指妻子;稚子:幼兒。左邊對著妻子,右邊看顧小孩。指家庭生活
【出處】清·黃宗羲《劉伯繩先生墓志銘》:“先生既絕交息游,左對孺人,右顧稚子,郁郁無可告語。”
【第5句】:婦人孺子[fù rén rú zǐ]
【解釋】婦女孩子。
【出處】《教戰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于閨門。”
【第6句】:擁孺人,抱稚子[yōng rú rén,bào zhì zǐ]
【解釋】孺人:妻子;稚子:幼兒。摟著妻子,抱著孩子。
【出處】清·黃宗羲《劉伯繩先生墓志銘》:“先生既絕交息游,左對孺子,右顧稚子,郁郁無可告語。”
【示例】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擁孺人,抱稚子的生活
【第7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解釋】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的人。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
【出處】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8句】:左對孺子,右顧稚子[zuǒ duì rú zǐ,yò gù zhì zǐ]
【解釋】孺子:妻子;稚子:幼兒。左邊對著妻子,右邊照顧著孩子。
【出處】清·黃宗羲《劉伯繩先生墓志銘》:“先生既絕交息游,左對孺子,右顧稚子,郁郁無可告語。”
【第9句】:左對孺人,顧弄稚子[zuǒ duì rú rén,gù nòng zhì zǐ]
【解釋】孺人:對婦女的尊稱,借指妻子;稚子:幼兒。左邊對著妻子,右邊看顧小孩。指家庭生活
【出處】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稚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遢之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