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卸”的成語(8個)
本文整理了卸磨殺驢、上推下卸、解衣卸甲等含“卸”的成語8個,其中“卸”開頭的成語1個,“卸”結尾的成語1個,“卸”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卸”開頭的成語【第1句】:卸磨殺驢[xiè mò shā lǘ]
【解釋】把拉完磨的驢卸下來殺掉。比喻把曾經為自己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劉紹棠《狼煙》:“只怕歸隊以后,打下萍水縣城,他就得卸磨殺驢。”
【示例】作為領導人千萬不能卸磨殺驢,否則會失去人心的。
“卸”結尾的成語【第1句】:上推下卸[shàng tuī xià xiè]
【解釋】把責任推給上級,卸給下級,自己卻不負責任。
【示例】他上推下卸,自己沒一點責任。
“卸”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解衣卸甲[jiě yī xiè jiǎ]
【解釋】解:脫衣;卸:卸掉。脫下戰衣,卸掉灰甲。比喻不再作戰。
【出處】明·無名氏《杏林莊》第一折:“他若是解衣卸甲順天朝,班中封位爵。”
【示例】刀劍出鞘,弓弩上弦,不許解衣卸甲,好生捉鈴喝號,轉箭支更。 ——明·無名氏《陳倉路》第四折
【第2句】:丟盔卸甲[diū kuī xiè jiǎ]
【解釋】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示例】唬得禁軍八百萬丟盔卸甲。 ——元·孔文卿《東窗事發》第一折
【第3句】:拋戈卸甲[pāo gē xiè jiǎ]
【解釋】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軍隊被打得狼狽逃竄的情形。
【出處】元·無名氏《開詔救忠》第一折:“則要你輸,不要你贏,可拋戈卸甲,佯輸詐敗。”
【示例】霎時已經死了一半,一半拋戈卸甲,沿海逃生。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回
【第4句】:倒戈卸甲[dǎo gē xiè jiǎ]
【解釋】倒:倒轉,翻轉;卸:解除。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虎丘隆禪師法嗣》:“問:'人皆?a href='.com/baike/224/2868【第30句】:html' target='_blank' >費茲齲野娜粘ぁ^狗繾閱俠矗罡笊⒘故比綰危俊υ唬骸垢晷都祝⑶鵂扇漳橄恪!?/p>
【示例】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為什么倒戈卸甲?(宋·惟白《續傳燈錄》)
【第5句】:借詞卸責[jiè cí xiè zé]
【解釋】借詞:找借口;卸:推卸。尋找借口推卸責任。
【第6句】:大卸八塊[dà xiè bā kuài]
【解釋】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塊。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連集體的手扶拖拉機都大卸八塊,像分豬肉一樣,一人一塊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