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城”的成語大全(105個)

13284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城”的成語大全(105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城狐社鼠、坐擁書城、豐城劍氣等含“城”的成語105個,其中“城”開頭的8個,“城”結尾的42個,“城”在中間的55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城”開頭的成語

【第1句】:城狐社鼠[chéng hú shè shǔ]

【解釋】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作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晉書·謝鯤傳》:“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

【示例】以事論,則現在的教育界中實無豺虎,但有些城狐社鼠之流,那是當然不能免的。 ——魯迅《華蓋集·“公理”的把戲》

【第2句】:城府深沉[chéng fǔ shēn chén]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深遠用心。形容待人處事的心機深沉,使人難以揣測。

【出處】《晉書·愍帝紀論》:“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

【第3句】:城下之辱[chéng xià zhī rǔ]

【解釋】指兵臨城下屈膝求和的恥辱。

【出處】梁啟超《知恥學會敘》:“越惟無恥,故安于城下之辱。”

【第4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解釋】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出處】北齊·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示例】我是個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時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無端惹出許多是非。 ——柯靈《回看血淚相和流》

【第5句】:城門魚殃[chéng mén yú yāng]

【解釋】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出處】明·李東陽《尹公墓志銘》:“城門魚殃,昆崗玉碎。”

【第6句】:城下之盟[chéng xià zhī méng]

【解釋】指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服的和約。

【出處】《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示例】國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與城俱碎,豈肯為城下之盟哉。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五回

【第7句】:城北徐公[chéng běi xǘ gōng]

【解釋】原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稱。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一》:“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示例】我沒有城北徐公那么漂亮。

【第8句】:城中桃李[chéng zhōng táo lǐ]

【解釋】城里的桃李花,雖艷麗一時,但很快就凋謝了。比喻小人得志是不會長久的。

【出處】唐·劉禹錫《楊柳詞》:“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城”結尾的成語

【第1句】:坐擁書城[zuò yōng shū chéng]

【解釋】比喻藏書豐富。同“坐擁百城”。

【出處】孫百剛《郁達夫外傳·風雨茅廬》:“達夫的書,我們一向知道是多的……但從前住的都是弄堂小房子,沒有一間正式的書房,所以未窺全豹。經現在這么陳列一番,真是坐擁書城,洋洋大觀了。”

【第2句】:一字連城[yī zì lián chéng]

【解釋】極言文辭的精妙。

【出處】《魏書·彭城王勰傳》:“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群臣應詔詩。至勰詩,高祖仍為之改一字……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第3句】:價等連城[jià děng lián chéng]

【解釋】指價值等于連成一片的許多城池。

【出處】《北史·彭城王勰傳》:“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示例】他從地下挖掘出這價等連城的寶物。

【第4句】:獨坐愁城[dú zuò chóu chéng]

【解釋】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出處】漢·李陵《答蘇武書》:“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第5句】:龍樓鳳城[lóng lóu fèng chéng]

【解釋】猶言龍樓鳳池。指禁省,皇宮。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論文章圍棘堪馳騁,愿藏身龍樓鳳城。”

【第6句】:一貌傾城[yī mào qīng chéng]

【解釋】全城的人都為她的美貌所傾倒。形容女子容貌艷麗。

【出處】《漢書·外戚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示例】此鄰人徐氏之女丹桂小娘子。果然生得一貌傾城,目中罕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

【第7句】:一顧傾城[yī gù qīng chéng]

【解釋】形容美女的眼波,也比喻女子的美貌。

【出處】《漢書·外戚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示例】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一團靈心慧性。那怕丈夫千金買笑,自料斷不及我一顧傾城。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

【第8句】:公侯干城[gōng hóu gān chéng]

【解釋】公、侯:古時爵位;干:盾;城:城池;干城:比喻捍衛。指為公侯抵御外侮的武將。

【出處】《詩經·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第9句】:鐵郭金城[tiě guō jīn chéng]

【解釋】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出處】清·馮桂芬《公啟曾協揆》:“大軍一至,朽珠枯木亦助聲威;大軍不至,則鐵郭金城將淪灰燼。”

【第10句】:赤口燒城[chì kǒu shāo chéng]

【解釋】赤舌:指讒言。比喻讒言為害極其嚴重。

【出處】明·楊慎《后蚊賦》:“譖有國兮,赤口燒城;煩言噴兮,積毀銷骨。”

【第11句】:眾心成城[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

【解釋】指萬眾一心,如堅固城堡。比喻眾人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韋昭注:“眾心所好,莫之能敗,其固如城也。”

【示例】眾心成城,俗說曰:眾人同心者,可共筑起一城,同心共飲,雒陽酒可盡也。 ——《藝文類聚》卷六三引漢·應劭《風俗通》

【第12句】:一字長城[yī zì cháng chéng]

【解釋】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長城。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折寇》:“仗恩臺一字長城,借寒儒八面威風。”

【第13句】:南面百城[nán miàn bǎi chéng]

【解釋】南面:面朝南坐著,指居尊位;百城:上百座城。舊時比喻尊貴富有。也比喻藏書很多。

【出處】《魏書·李謐傳》:“丈夫擁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示例】填詞之樂,上天入地,作佛成仙,無一不隨意到,較之南面百城,洵有過焉者矣。 ——清·李漁《閑情偶寄·音律第三》

【第14句】:價值連城[jià zhí lián chéng]

【解釋】連城:連在一起的許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貴重。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示例】周先生,此乃府上之寶,價值連城。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十回

【第15句】:防意如城[fáng yì rú chéng]

【解釋】意:心思,指私欲。指嚴格遏止私心雜念,象守城防敵一樣。

【出處】唐·道世《法苑珠林》:“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示例】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 ——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守口如瓶》

【第16句】:一笑傾城[yī xiào qīng chéng]

【解釋】形容女子的絕色。

【出處】《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示例】唐·李白《古風》:“眉目艷皎月,一笑傾城歡。”

【第17句】:等價連城[děng jià lián chéng]

【解釋】同樣價值連城。比喻同樣貴重。

【出處】《梁書·儒林傳·范縝》:“晉棘、荊和,等價連城,驊騮、騄驪,俱致千里。”

【示例】這件寶物真是等價連城。

【第18句】:攤書擁百城[tān shū yōng bǎi chéng]

【解釋】比喻藏書之富或嗜書之深。同“攤書傲百城”。

【第19句】:自壞長城[zì huài cháng chéng]

【解釋】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乃壞汝萬里長城。”

【示例】我們不能自壞長城。

【第20句】:紙貴洛城[zhǐ guì luò chéng]

【解釋】形容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同“紙貴洛陽”。

【出處】唐·盧照鄰《雙槿樹賦》序:“金懸秦市,楊子見而無言;紙貴洛城,陸生聞而罷笑。”

【第21句】:二卵棄干城[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

【解釋】卵:雞蛋;干城:捍衛者。比喻因人有小的過失而忽略他的大節。

【出處】《孔叢子·居衛》:“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者也。”

【示例】似娘兒,二卵棄干城,救張蒼幸藉王陵。 ——明·張鳳翼《紅拂記·奉征高麗》

【第22句】:富面百城[fù miàn bǎi chéng]

【解釋】形容藏書非常豐富。

【出處】北齊·魏收《魏書·逸士傳·李謐》:“每曰:'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絕跡下幃,杜門卻掃,棄產營書,手自刪削,卷無重復者四千有余矣。”

【示例】午之博極群書,富面百城,未不識一丁,挾一冊而吟焉。 ——康有為《大同書》第五章

【第23句】:眾心如城[zhòng xīn rú chéng]

【解釋】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墻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示例】弘誓既遠,昏疑皆破,故眾心如城,施者成市。 ——唐·獨孤及《洪州大云寺鐘銘》

【第24句】:萬里長城[wàn lǐ cháng chéng]

【解釋】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示例】吞珪既喪,壞了萬里長城,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二回

【第25句】:傾國傾城[qīng guó qīng chéng]

【解釋】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出處】《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漢書·外戚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示例】一個太真妃傾國傾城。 ——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

【第26句】:赤舌燒城[chì shé shāo chéng]

【解釋】赤:火紅色。赤舌如火,足以燒城。比喻毀謗或挑拔離間的話非常傷害人。

【出處】漢·揚雄《太玄經·干》:“赤舌燒城,吐水于瓶。”

【示例】赤舌燒城,猶眾口爍金之意。小人架辭誣害君子,其舌赤若火,勢欲燒城。 ——清·陳本禮《太玄闡秘》

【第27句】:略地攻城[lüè dì gōng chéng]

【解釋】略:侵奪,強取。奪取地盤,攻戰城池。指向敵方進攻。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卷》:“十萬伍雄兵飛將,皆能略地攻城。”

【示例】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四卷:“或有搴旗斬將之勇,或有略地攻城之能。”

【第28句】:擁書百城[yōng shū bǎi chéng]

【解釋】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出處】魏書·逸士傳·李謐》:“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示例】沈礪《年來所志百不遂而書籍藏日富》詩:“黃泥亭子白茆堂,擁書百城南面王。”

【第29句】:窮唱渭城[qióng chàng wèi chéng]

【解釋】指窮的時候才唱《渭城曲》。

【出處】明·王世貞《藝苑厄言》:“貴后,不能復唱《渭城》。”

【示例】窮唱渭城的故事暗示人不能忘本。

【第30句】:自毀長城[zì huǐ cháng chéng]

【解釋】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

【示例】你自毀長城,怪不得我們了

【第31句】:價重連城[jià zhòng lián chéng]

【解釋】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城池。形容物品極為珍貴,價值極高。

【出處】唐·韋莊《乞彩箋歌》:“也知價重連城璧,一紙萬金猶不惜。”

【示例】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璧價重連城。”

【第32句】:坐擁百城[zuò yōng bǎi chéng]

【解釋】有一萬卷書,勝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書極豐富。

【出處】北齊·魏收《魏書·李謐傳》:“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示例】茂林間館,起看仙掌,坐擁百城,足以忘暑。 ——清·顧炎武《與熊耐荼書》

【第33句】:眾志成城[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解釋】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墻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示例】段祺瑞既得國務員同情,便以為眾志成城,正可一戰。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八回

【第34句】:五言長城[wǔ yán cháng chéng]

【解釋】稱譽善于作五言詩的好手。

【出處】《新唐書·秦系傳》:“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雖老益壯。”

【第35句】:攤書傲百城[tān shū ào bǎi chéng]

【解釋】比喻藏書之富或嗜書之深。

【出處】北魏李謐博覽群書,無意做官,將家產都花在收羅書籍上。經他細加審訂的書有四千卷之多。他有句名言:“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意即只要有萬卷書,又何必做管轄百城的官。事見《魏書·李謐傳》。

【第36句】:湯池鐵城[tāng chí tiě chéng]

【解釋】形容城池牢不可破。亦比喻言談無懈可擊。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四》:“忽言及四本,便若湯池鐵城,無可攻之勢。”

【示例】就是湯池鐵城,我們也要把它拿下。

【第37句】:略地侵城[lüè dì qīn chéng]

【解釋】略:侵奪,強取。奪取地盤,攻戰城池。指向敵方進攻。

【出處】唐·牛僧孺《守在四夷淪》:“夫四夷不守境,不過于略地侵城,是有敗無亡也。”

【第38句】:頓兵堅城[dùn bīng jiān chéng]

【解釋】頓:停留;堅城:堅固的城池。把軍隊停駐在敵人的堅固城池下。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頓之燕堅城之下。”

【示例】若先攻西安,不能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 ——《資治通鑒·漢紀·光武帝五年》

【第39句】:單兵孤城[dān bīng gū chéng]

【解釋】單兵:寡弱無援的軍隊;孤城:孤立無依的城池。形容軍隊及其駐軍的城池孤立無依,勢力單薄,沒有外援。

【出處】《后漢書·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

【第40句】:日坐愁城[rì zuò chóu chéng]

【解釋】愁城:比喻為憂愁所包圍。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出處】宋·范成大《次韻代答劉文潛》詩:“一曲紅窗聲里怨,如今分作兩愁城。”

【示例】緣貧病交浸,日坐愁城苦海故也。 ——清·高詠《致顏遜甫書》

【第41句】:掠地攻城[lüè dì gōng chéng]

【解釋】奪取地盤,攻戰城池。形容向敵方進攻。

【出處】明·無名氏《精忠記·應詔》:“勤王報國應無憚,掠地攻城也畏難。”

【示例】忠源著急萬分,那賽大臣卻雍容坐鎮,視作沒事模樣,因此洪秀全掠地攻城,勢如破竹。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五十九回

【第42句】:國之干城[guó zhī gān chéng]

【解釋】干城:批御敵的武器和工具,這里比喻捍衛者。國家主權的捍衛者。

【出處】《詩經·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穎達疏:“言以武夫自固,為捍蔽如盾,為防守如城然。”

“城”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豐城劍氣[fēng chéng jiàn qì]

【解釋】指寶物是無法埋沒的。

【出處】《晉書·張華傳》:傳說在吳滅晉興之時,斗牛之間常有紫氣,豫章雷煥知是“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其地在豐城。尚書張華到任后,于獄中挖出寶劍兩把,一名太阿,一名龍泉,紫氣也就消失了。

【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三卷:“那'豐城劍氣’是怎么說?”

【第2句】:了無城府[liǎo wú chéng fǔ]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難以揣度的心機。比喻胸懷坦蕩,無所隱藏。

【出處】宋·樓鑰《攻媿集·長江州汪公墓志銘》:“公性開爽宏達,了無城府。”

【第3句】:成城斷金[chéng chéng duàn jīn]

【解釋】成城,團結得像城堡一樣堅固;斷金,力量大得能折斷金屬。指萬眾一心,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語出《國語·周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又《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示例】以四五萬萬人之眾,成城斷金,誰能御之? ——康有為《公民自治篇》

【第4句】:長城萬里[cháng chéng wàn lǐ]

【解釋】指中國長城。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或軍隊。

【出處】宋·陸游《休日留園中至暮乃歸》:“長城萬里知誰許,看鏡空悲兩鬢霜。”

【第5句】:嬰城固守[yīng chéng gù shǒu]

【解釋】嬰:圍繞;嬰城:據城。據守城池牢固設防。

【出處】東漢·班固《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

【示例】國安焚銅陵,掠南陵,所至人皆嬰城固守。 ——清·汪琬《前明兵科右給事中吳公墓志銘》

【第6句】:干城之寄[gān chéng zhī jì]

【解釋】干城:盾牌和城墻,比喻捍衛者;寄:寄托。指作為國家捍衛者的寄托。

【出處】清·劉坤一《復張振軒》:“原此老忠勇過人,足備干城之寄。”

【第7句】:胸有城府[xiōng yǒu chéng fǔ]

【解釋】形容心機深沉,毫不外露,難于窺測。

【出處】《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嘗以愛憎見于容色。”

【示例】馮超胸有城府地一揚手,制止單易之。 ——張天民《創業》第二章

【第8句】:圍城打援[wéi chéng dǎ yuán]

【解釋】軍事術語,進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圍守城之敵,誘使敵人派兵援救,然后以主力部隊殲滅敵人的援軍。

【出處】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五章:“'圍城打援’的辦法,不是常使用嗎?”

【示例】只有在'圍城打援’的方針下,目的不在打圍敵,而在打援敵。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第八節

【第9句】:傾城而出[qīng chéng ér chū]

【解釋】傾城:全城人。全城人一齊出動。比喻人的數量很多。

【出處】晉·林子荊《征西官屬送于陟陽侯作》:“傾城遠追送,錢我千里道。”

【示例】葑門荷宕天啟壬戌六月二十四日,偶至蘇州,見士女傾城而出,畢集于葑門外之荷花宕。 ——明·張岱《陶庵夢憶·硚園》

【第10句】:干城之將[gān chéng zhī jiàng]

【解釋】干城:盾牌和城墻,比喻捍衛者。指保衛國家的大將。

【出處】《詩經·周南·兔罝》:“糾糾武夫,公侯干城。”

【示例】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者也。 ——漢·孔鮒《孔叢子·居衛》

【第11句】:管城子[guǎn chéng zǐ]

【解釋】毛筆的別名。

【出處】唐·韓愈《毛穎傳》:“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

【示例】拔毫已付管城子,爛首曾封關內侯。 ——宋·劉過《羊腰腎羹》

【第12句】:傾城傾國[qīng chéng qīng guó]

【解釋】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下·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示例】所謂傾城傾國者,蓋一城一國之人皆傾心而愛悅之。 ——宋·袁文《甕牖閑評》第二卷

【第13句】:滿城桃李[mǎn chéng táo lǐ]

【解釋】桃李:比喻學生。城中到處都有自己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

【出處】唐·劉禹錫《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后詩因而繼和》:“禮閨新榜動長安,九陌人人走馬看。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示例】拂殺官黃春有思,滿城桃李不能春。 ——宋·黃庭堅《出禮部試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種皆妙絕戲答三首》其三

【第14句】:攻城奪地[gōng chéng duó dì]

【解釋】攻:攻打,進攻。攻打城市,掠奪土地。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7回:“那二十四員番將,又必各有跟隨的番漢軍士,共計當有萬余人,行動與攻城奪地者何異!”

【示例】他才覺出來日本人的攻城奪地并不是與他毫無關系。 ——老舍《四世同堂》

【第15句】:百城之富[bǎi chéng zhī fù]

【解釋】形容藏書極多,似擁有許多城市那樣富有。

【出處】語出《魏書·李謐傳》:“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示例】強解事者,以數百金捆載坊書,便稱百城之富。 ——清·黃宗羲《天一閣藏書記》

【第16句】:心無城府[xīn wú chéng fǔ]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難以揣度的心機。比喻胸懷坦蕩,無所隱藏。

【出處】《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示例】周伯通心無城府,那知隱瞞心中之事。 ——金庸《神雕俠侶》第十六回

【第17句】:人民城郭[rén mín chéng guō]

【解釋】城郭:城墻。城郭還是舊有的,可人都不是原來的。感嘆事態變遷,物是人非。

【出處】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示例】像鄉下人上街聽了許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頂上觀察人民城郭。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

【第18句】:連城之璧[lián chéng zhī bì]

【解釋】價值連城的美玉。比喻極其貴重的東西。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示例】大王不以為寶,臣以為連城之璧不過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王成》

【第19句】:空城計[kōng chéng jì]

【解釋】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示例】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計”

【第20句】:陽城一笑[yáng chéng yī xiào]

【解釋】陽在:縣名,為楚時貴介公子所封。指美女之笑。

【出處】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第21句】:銅城鐵壁[tóng chéng tiě bì]

【解釋】原比喻防御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同“銅墻鐵壁”。

【出處】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策略》:“民間之作寨堡者,亦飭令仿效為之,處之銅城鐵壁矣。”

【第22句】:嬰城自保[yīng chéng zì bǎo]

【解釋】嬰:纏繞,圍繞。倚仗城墻可達到保全自身的目的。

【出處】《漢書·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第23句】:不設城府[bù shè chéng fǔ]

【解釋】城府:比喻心機。對人處事不用心機,誠懇坦率。

【出處】《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第24句】:深于城府[shēn yú chéng fǔ]

【解釋】比喻為人用心深遠,令人難以揣測。

【出處】《晉書·愍帝紀論》:“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

【示例】以盛文頤的深于城府、工于心計,想來對自己的將來,一定想過;不知如何安排? ——高陽《粉墨春秋》第二部第十三章

【第25句】:金城千里[jīn chéng qiān lǐ]

【解釋】指遼闊的國土堅城環繞,險固可靠。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夫關中左肴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唐·王勃《上劉右相書》:“雖復舳艫沸海,旌旗觸天,鐵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為敵人計矣。”

【示例】秦地最勝,無如咸陽,被山帶河,金城千里。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七回

【第26句】:不事城府[bù shì chéng fǔ]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難以揣度的心機。比喻胸懷坦蕩,無所隱藏。

【出處】宋·袁甫《跋慈湖先生廣君賦》:“與人則傾肺肝,不事城府,損財則等泥沙。”

【第27句】:石城湯池[shí chéng tāng chí]

【解釋】比喻防守堅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兵法稱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無粟者,不能守也。”

【示例】我們有石城湯池,敵人是沒法通過的。

【第28句】:高城深塹[gāo chéng shēn qiàn]

【解釋】塹:壕溝。高高的城墻,深深的護城河。形容防衛堅固。

【出處】漢·荀悅《漢紀·孝文帝紀》:“令室家田作具以備之,以便為之,高城深塹,其外復為一城。”

【第29句】:高城深池[gāo chéng shēn chí]

【解釋】池:護城河。城墻很高,護城河很深。形容防衛堅固。

【出處】《荀子·議兵》:“故堅革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

【示例】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漢·鼌錯《論貴粟疏》

【第30句】:黑云壓城城欲摧[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解釋】摧:毀壞。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好像要把城墻壓塌似的。比喻惡勢力一時囂張造成的緊張局面。

【出處】唐·李賀《雁門太守行》詩:“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示例】在黑云壓城城欲摧的關頭上,郭老雖已高齡,但他忠貞之心堅如金石。 ——劉白羽《雷電頌》

【第31句】:愁城難解[chóu chéng nán jiě]

【解釋】愁城:愁苦的境地。形容難以擺脫愁苦的境地。

【出處】宋·陸游《劍南詩稿·山園》:“狂吟爛醉君無笑,十丈愁城要解圍。”

【第32句】:收拾余燼,背城借一[shōu shí yú jìn,bèi chéng jiè yī]

【解釋】收拾:收聚,整理;余燼:火燒后的殘留物,指殘兵;借一:借此一戰。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

【示例】時國論紛紛未決,咸欲收拾余燼,與奧軍背城借一。 ——清·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十節

【第33句】:連城之珍[lián chéng zhī zhēn]

【解釋】價值極高的珍物。

【出處】唐·王績《與陳叔達重借隋紀書》:“久誠所撰《隋紀》繕寫咸畢,前舍弟與家人往,并有書借,咸不見付。豈連城之珍俟楚文而乃進。”

【示例】垂棘之壁,連城之珍,六器之亨,五豹之分。 ——清·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九回

【第34句】:管城毛穎[guǎn chéng máo yǐng]

【解釋】管城、毛穎均為筆的代稱。

【出處】《宣和畫譜·墨竹》:“平居之時無所嗜好,獨左右圖書與管城毛穎相周旋。”

【第35句】:高城深溝[gāo chéng shēn gōu]

【解釋】高高的城墻,深深的護城河。形容防衛堅固。

【出處】唐·李翱《楊烈婦傳》:“項城小邑,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

【第36句】:攻城掠地[gōng chéng lüě dì]

【解釋】掠奪土地。同“攻城略地”。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4回:“李密諸將士,當時攻城掠地,倚著金帛來得易,也用得易。”

【示例】好像在執行什么攻城掠地的莊嚴神圣而又刻不容緩的使命,大有非把敵人逐出國門并踏為齏粉不可之勢。 ——孫蓀《云賦》

【第37句】:金城湯池[jīn chéng tāng chí]

【解釋】城、池:城墻和護城河;湯:熱水。金屬的城墻,滾水的護城河。比喻堅固無比、防守嚴密的城市或工事。

【出處】《漢書·蒯通傳》:“邊地之城,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示例】有你這樣的好弟兄,好幫手,仙霞就是金城湯池,滿州人插上翅膀也過不來! ——華而實《漢衣冠》三

【第38句】:背城借一[bèi chéng jiè yī]

【解釋】背:背向;借:憑借;一:一戰。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后一戰。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

【示例】合家細弱,依棲于此,屢被封家女子,橫見摧殘,今欲背城借一,煩君屬檄草耳。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絳妃》

【第39句】:攻城野戰[gōng chéng yě zhàn]

【解釋】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戰。

【出處】《墨子·節用上》:“攻城野戰死者,不可勝數。”

【示例】外之不能備行武,攻城野戰,有斬將搴旗之功。 ——漢·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第40句】:胸無城府[xiōng wú chéng fǔ]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于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出處】《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示例】原來陳雨堂是一個胸無城府的人,心口率直,惟有一樣脾氣,歡喜學人家的談風。 ——清·吳趼人《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十二回

【第41句】:攻城略地[gōng chéng lüè dì]

【解釋】《淮南子·兵略訓》:“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出處】英法聯軍侵華的那幾年,法國海軍附帶在越南~。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示例】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今天下事勢方多,四下里競起干戈,其大者攻城略地,小可的各有巢窠。”

【第42句】:收合余燼,背城借一[shōu hé yú jìn,bèi chéng jiè yī]

【解釋】收合:收聚,整理;余燼:火燒后的殘留物,指殘兵;借一:借此一戰。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

【示例】偽安德王高延宗,擾攘之間,遂竊名號,與偽齊昌王莫多婁敬顯等,收合余燼,背城借一。 ——《北史·周本紀》

【第43句】:背城一戰[bèi chéng yī zhàn]

【解釋】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后一戰。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

【示例】他皺著眉頭問道:“可是我們怎么背城一戰呢?” ——茅盾《子夜》十八

【第44句】:嬰城自守[yīng chéng zì shǒu]

【解釋】嬰:纏繞,圍繞。倚仗城墻可達到堅守的目的。

【出處】《漢書·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宋書·蔡興宗傳》:“安都聞大軍過淮,嬰城自守,要取索虜。”

【示例】胤軍次仲橋,石生嬰城自守,飛使向襄國乞援。 ——蔡東藩《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第45句】:連城之價[lián chéng zhī jià]

【解釋】形容物品珍貴,價值極高。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礱之以砥礪,錯之以他山,故能致連城之價,為命世之寶。”

【示例】故和璧之在荊山,隨珠之潛重川,非遇其人,焉有連城之價,照車之名乎! ——《晉書·張載傳》

【第46句】:社鼠城狐[shè shǔ chéng hú]

【解釋】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做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晉書·謝鯤傳》:“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

【示例】不提防柙虎樊熊,任縱橫社鼠城狐。 ——清·洪昇《長生殿·疑讖》

【第47句】:洞無城府[dòng wú chéng fǔ]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于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出處】宋·魏了翁《知靈泉縣奉議郎致仕高君行狀》:“君夷易疏暢,洞無城府,雖居官亦敝衣羸馬,不改其度。”

【第48句】:不到長城非好漢[bù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o hàn]

【解釋】比喻不能克服困難,達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示例】我們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

【第49句】:兵臨城下[bīng lín chéng xià]

【解釋】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墻下面。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齊必舉兵伐梁,梁、齊之兵連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間伐韓。”

【示例】若侯兵臨城下,將至壕邊,然后拒敵,事已遲矣。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

【第50句】:攻城徇地[gōng chéng xùn dì]

【解釋】略:掠奪。攻打城市,掠奪土地。

【出處】《后漢書·劉盆子傳》:“樊崇以窮困為寇,無攻城徇地之計。”

【第51句】:金城石室[jīn chéng shí shì]

【解釋】比喻險固的城池。

【出處】《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劉氏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

【第52句】:漲嚙城郭[zhàng niè chéng guō]

【解釋】漲:漲水;嚙:咬;城:內城的墻;郭:外城的墻。指洪水上漲,沖擊城墻。

【出處】《淵鑒類函·漢四》:“張柬之授襄陽刺史,會漢水漲嚙城郭,柬之因壘為堤,以遏湍怒。”

【第53句】:軍臨城下[jūn lín chéng xià]

【解釋】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墻下面。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齊必舉兵伐梁,梁、齊之兵連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間伐韓。”

【示例】元帥軍臨城下,將至壕邊,覷南唐一鼓而下也。 ——明·無名氏《曹影下江南》第三折

【第54句】:憑城借一[píng chéng jiè yī]

【解釋】背城借一。指與敵決一死戰。

【出處】《宋書·袁淑傳》:“負塞殘孽,阻山燼黨,收險竊命,憑城借一,則當因威席卷,乘機芟剿。”

【第55句】:滿城風雨[mǎn chéng fēng yǔ]

【解釋】城里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出處】宋·潘大林《題壁》詩:“滿城風雨近重陽。”

【示例】為什么倒弄得鬧鬧攘攘,滿城風雨的呢? ——魯迅《花邊文學·零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吊色永久免费视频大全| 黄色福利小视频|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日本b站一卡二不卡三卡四卡| 国产男女在线观看|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在线观看 | 杨玉环三级dvd|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91热视频在线| 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天天操免费视频| 免费播放春色aⅴ视频| zoom和okzoom在线视频| 美女bbbb精品视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公和熄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1024国产视频| 最近国语免费看|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 精品国产一二三产品价格| 天堂资源最新版在线官网|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免费看|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一本一道dvd在线播放器| 激情五月婷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