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膠”的成語(20個)
本文整理了膠漆相投、似漆投膠、煎膠續(xù)弦等含“膠”的成語20個,其中“膠”開頭的成語6個,“膠”結(jié)尾的成語4個,“膠”在中間的成語10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膠”開頭的成語【第1句】:膠漆相投[jiāo qī xiāng tóu]
【解釋】膠漆:膠和漆,比喻親密;投:投合。形容朋友之間親密投合。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于眾口哉。”《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示例】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 ——清·程允升《幼學瓊林·朋友賓主》
【第2句】:膠鬲之困[jiāo gé zhī kùn]
【解釋】膠鬲,商周時人,紂時因遭世亂,曾隱遁為商。后以之指士人不在位而處于困難之境。
【出處】《孟子·告子下》:“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示例】元和丙申歲秋八月,余以膠鬲之困,寓居精舍。 ——唐·元杰《湞陽果寺開東嶺洞谷銘序》
【第3句】:膠柱鼓瑟[jiāo zhù gǔ sè]
【解釋】用膠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diào)弦。比喻固執(zhí)拘泥,不知變通。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示例】若非公孫杵臼,焉得趙氏孤兒,既以遇難避仇,不必膠柱鼓瑟。 ——明·無名氏《鳴鳳記·桑林奇遇》
【第4句】:膠柱調(diào)瑟[jiāo zhù tiáo sè]
【解釋】瑟:古代一種彈撥樂器。用膠粘住瑟上用以調(diào)音的短木,不能再調(diào)整音的高低緩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變通。
【出處】《文子·道德》:“執(zhí)一世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猶膠柱調(diào)瑟。”
【示例】舉一反三,豈其若是,膠柱調(diào)瑟,不亦謬歟? ——唐·劉知畿《史通·斷限》
【第5句】:膠膠擾擾[jiǎo jiǎo rǎo rǎo]
【解釋】膠膠:動亂的樣子;擾擾:紛亂的樣子。紛擾、動亂,難以安寧。
【出處】《莊子·天道》:“堯曰:'膠膠擾擾乎?’”
【示例】機械相乘,得失倚伏,膠膠擾擾,將伊于胡底乎?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
【第6句】:膠漆之分[jiāo qī zhī fèn]
【解釋】膠漆:膠和漆,比喻親密。比喻親密無間,情投意合的情誼。
【出處】唐·白居易《祭崔常侍文》:“又膳部房與公同聲塵之游,定膠漆之分。”
“膠”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似漆投膠[sì qī tóu jiāo)]
【解釋】象膠和漆那樣黏結(jié)。形容感情熾烈,難舍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于眾口哉。”《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示例】金奴與吳山在樓上,如魚得水,似漆投膠,兩個無非說些深情密意的話。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
【第2句】:如漆如膠[rú qī rú jiāo]
【解釋】象膠和漆那樣黏結(jié)。形容感情熾烈,難舍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于眾口哉。”《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示例】究竟如何,無庸深考。但覺與新嫂嫂情投意合,如漆如膠。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八回
【第3句】:歙漆阿膠[shè qī ē jiāo]
【解釋】歙縣的漆,東阿的膠,即指膠漆。比喻情意相投。
【出處】明·李昌祺《剪燈余話》卷二《田洙遇薛源聯(lián)句記》:“歙漆阿膠忽紛解,清塵濁水何由逢?”
【第4句】:似漆如膠[sì qī rú jiāo]
【解釋】形容情投意合,難舍難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七回:“徒聞似漆與如膠,利害場中忍便拋。”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十三回:“親哥,我和你同心合意,似漆如膠,并不曾有半點兒差池,你為何今日有不瞅不睬之意?”
【示例】真是言和意順,似漆如膠。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膠”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煎膠續(xù)弦[jiān jiāo xù xián]
【解釋】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續(xù)舊情。
【出處】唐杜甫《病后過王倚飲贈歌》:“麟角鳳觜世莫辨,煎膠續(xù)弦奇自見。”
【示例】麟角鳳嘴世莫識,會看煎膠續(xù)弦時。 ——程善之《寄洪棣臣金陵》詩
【第2句】:如膠投漆[rú jiāo tóu qī]
【解釋】好像膠和漆那樣,粘住就分不開。形容感情深厚,親密得難舍難分。
【出處】《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第3句】:以膠投漆[yǐ jiāo tóu qī]
【解釋】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
【出處】唐·孔穎達《〈春秋正義〉序》:“晉世杜元凱又為《左氏集解》,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jīng),所謂子應(yīng)乎母,以膠投漆,雖欲勿合,其可離乎!”
【第4句】:如膠如漆[rú jiāo rú qī]
【解釋】象膠和漆那樣黏結(jié)。形容感情熾烈,難舍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于眾口哉。”《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示例】兼之八個姊妹自從一同赴考,郡縣取中之后,真是如膠如漆,就象粘住一般,再也離不開。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四回
【第5句】:如膠似漆[rú jiāo sì qī]
【解釋】象膠和漆那樣黏結(jié)。形容感情熾烈,難舍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于眾口哉。”《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示例】那張三和這婆惜,如膠似漆。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回
【第6句】:鸞膠再續(xù)[luán jiāo zài xù]
【解釋】鸞膠:傳說中的一種膠,能把弓弦斷處粘在一起。后用以指男子續(xù)娶。
【出處】《漢武外傳》:“西海獻鸞膠,武帝弦斷,以膠續(xù)之,弦兩頭遂兩著。終日射,不斷。帝大悅。”
【示例】雖然是鸞膠再續(xù)琵琶,卻勝似當年萼綠華。 ——梁羽生《劍網(wǎng)塵緣》第一回
【第7句】:折膠墮指[zhé jiāo duò zhǐ]
【解釋】極言天氣寒冷。
【出處】宋·蘇軾《磨衲贊》:“折膠墮指,此衲不寒,爍石流金,此衲不熱。”宋·周密《齊東野語·曝日》:“《冬日初出銘》曰:'折膠墮指,夢想負背。’”
【第8句】:陳雷膠漆[chén léi jiāo qī]
【解釋】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重。
【出處】《后漢書·雷義傳》:“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
【示例】咱便似陳雷膠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離。 ——元·無名氏《鯁直張千替殺妻》楔子
【第9句】:鸞膠鳳絲[luán jiāo fèng sī]
【解釋】指續(xù)娶的后妻。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湖賞》:“雖然如此,只怕春風暗里恨棄魚,當壚偷寫文君句,謾重尋鸞膠鳳絲,謾重尋鸞膠鳳絲。”
【第10句】:雷陳膠膝[léi chén jiāo qī]
【解釋】雷陳:指東漢時的雷義和陳重。雷義和陳重的友誼比膠膝的粘合性還要牢。形容友誼深厚。
【出處】《后漢書·雷義傳》:“義歸,舉茂才,讓于陳重。刺史不聽,義遂陽狂被發(fā)走,不應(yīng)命。鄉(xiāng)里為之語曰:'膠膝自謂堅,不如雷與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