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嵚”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嵚崎歷落、歷落嵚崎等含“嵚”的成語6個,其中“嵚”開頭的成語2個,“嵚”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嵚”開頭的成語【第1句】:嵚崎歷落[qīn qí lì luò]
【解釋】比喻品格卓異出群。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周伯仁道桓茂倫:嵚崎歷落可笑人。”
【示例】顗嘗嘆曰:“茂倫嵚崎歷落,固可笑人也。” ——《晉書·桓彝傳》
【第2句】:嵚崎磊落[qīn qí lěi luò]
【解釋】比喻品格卓異出群。同“嵚崎歷落”。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個嶔崎磊落的人。這人姓王名冕,在諸暨縣鄉村里住。”
【示例】嵚崎磊落,輪囷多節,英絕之士,吾見亦寡哉! ——康有為《〈人境廬詩草〉序》
“嵚”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歷落嵚崎[lì luò qīn qí]
【解釋】嵚崎:山嶺高峻的樣子,指人品格不凡;歷落:形容儀態俊偉,指人的儀表品格特異。比喻人杰出不群,瀟灑不凡。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周伯仁道桓茂倫:嵚崎歷落可笑人。”
【示例】且消閑,歌呼達旦,一杯擎手。歷落嵚崎人間世,最是高名難受。 ——清·葉紹本《金縷曲·月下醉歌》
【第2句】:欹嵚磊落[qī qīn lěi luò]
【解釋】欹嵚:山高俊的樣子。形容品格特異,心地光明。
【出處】金·元好問《李進之適軒》:“欹嵚歷落從人笑,潦倒粗疏我自真。”
【示例】元朝末年,出曾出了一個欹嵚磊落的人,這人姓王名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第3句】:崎嵚歷落[qí qīn lì luò]
【解釋】形容性行卓異磊落。
【出處】元·郝敬《寄繆大質茂才》:“捧腹一笑,世上機阱都盡。每暗中摸索白晝觀想,真崎嵚歷落,可笑人也。”
【示例】丁公小永孫子棻,崎嵚歷落非庸人。 ——清·陳睿思《觀丁將軍古劍》詩
【第4句】:欹嵚歷落[qī qīn lì luò]
【解釋】形容品格獨特,心地光明。
【出處】金·元好問《李進之迂軒》詩之一:“欹嵚歷落從人笑,潦倒粗疏我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