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第”的成語(22個)
本文整理了第一夫人、纏綿床第、發昏章第十一等含“第”的成語22個,其中“第”開頭的成語1個,“第”結尾的成語10個,“第”在中間的成語1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第”開頭的成語【第1句】:第一夫人[dì yī fū rén]
【解釋】一國中國家元首的妻子。
【出處】她很想當~。
【示例】她很想當第一夫人
“第”結尾的成語【第1句】:纏綿床第[chán mián chuáng dì]
【解釋】纏綿:情意深厚;第:床上的席子。指沉溺于兩性之事。
【出處】梁啟超《新民說》第17節:“弱冠而后,則又纏綿床第,以耗其精力。”
【示例】年輕人要有大志,不能纏綿床第。
【第2句】:屢試不第[lǚ shì bù dì]
【解釋】第:科第,科舉考中者的等第。多次參加考試都沒有考取。
【出處】明·張岱《家傳》:“先子屢困場屋,抑郁牢騷,遂病翻胃。”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大世兄的詩好雖好,然而還總帶著牢騷,這便是屢試不第的樣子。”
【示例】本人善經史、工詩文、精絲竹,卻屢試不第。 ——二月河《乾隆皇帝》二十七
【第3句】:三元及第[sān yuán jí dì]
【解釋】三元:科舉時代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名;及第:科舉應試中選。從鄉試到殿試都考中第一名。
【出處】清·李漁《笠翁對韻》:“三元及第才千頃,一品當朝祿萬鐘。”
【第4句】:鴻都買第[hóng dōu mǎi dì]
【解釋】以之泛指買官行賄。
【出處】《后漢書·崔寔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差。”《陳書·袁憲傳》:“時生徒對策,多行賄賂,文豪請具束脩,君正曰:'我豈能用錢為兒買第耶?’”
【示例】君不見鴻都買第歸來客,駟馬軒車胡辟易。 ——清·吳偉業《贈陸生》詩
【第5句】:烏衣門第[wū yī mén dì]
【解釋】指世家望族。
【出處】《宋書·謝弘微傳》:“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
【示例】偶然間,緇塵京華,烏衣門第。 ——清·納蘭性德《金縷曲》詞
【第6句】:角巾私第[jiǎo jīn sī dì]
【解釋】角巾:古時隱士常戴的一種有棱角的頭巾;私第:私人住宅。脫掉官服,戴上頭巾,居住在私宅。指閑居不仕。
【出處】《晉書·王濬傳》:“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吳之事。”
【示例】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將風度。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
【第7句】:郤詵高第[xì shēn gāo dì]
【解釋】比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出處】晉郤詵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
【第8句】:書香門第[shū xiāng mén dì]
【解釋】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四十回:“如今眼看著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
【示例】她每天一想到自己出身于書香門第,哥哥是個舉人,卻落入賊人之手,已夠丟盡了祖宗的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第9句】:角巾東第[jiǎo jīn dōng dì]
【解釋】角巾:古代隱士常戴的一種有角的頭巾;東第:即家鄉。穿著普通的衣服,回到家鄉。比喻隱居不仕。
【出處】《晉書·羊祜傳》:“既完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
【第10句】:簪纓門第[zān yīng mén dì]
【解釋】舊指顯貴人家。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安老爺家,通共算起來,內外上下也有三二十口人,雖然算不得簪纓門第、鐘鼎人家,卻倒過得親親熱熱,安安靜靜。”
【示例】即便他恩情金石樣,他家是簪纓門第也不相當。 ——歐陽予倩《饅頭庵》第二場
“第”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發昏章第十一[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解釋】昏頭昏腦的風趣話。仿《孝經》“某某章第幾”的說法。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一者冤魂纏定,二乃天理難容,三來怎當武松神力,至見頭在下,腳在上,倒撞落在當街心里去了,跌得個發昏章第十一。”
【示例】所謂'北大同人’,正在發昏章第十一,排班歡迎。 ——魯迅《兩地書》
【第2句】:甲第星羅[jiǎ dì xīng luó]
【解釋】甲第:富豪顯貴的高級宅第;星羅:象繁星一樣排列著。形容富貴人家的宅第極多。
【出處】甲第:富豪顯貴的高級宅第;星羅:象繁星一樣排列著。形容富貴人家的宅第極多。
【第3句】:甲第連云[jiǎ dì lián yún]
【解釋】甲第:富豪顯貴的宅第。形容富豪顯貴的住宅非常之多。
【出處】唐·崔顥《長安道》:“長安甲第高入云,誰家居住霍將軍。”
【示例】做善事的時候,不過是個窮光蛋,不多幾年,就有好幾個甲第連云起來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第4句】:甲第連天[jiǎ dì lián tiān]
【解釋】甲第:富豪顯貴的宅第。形容富豪顯貴的住宅非常之多。
【出處】唐·崔顥《長安道》:“長安甲第高入云,誰家居住霍將軍。”
【示例】門外車輪流水,城中甲第連天,瓊樓酬月十二層,錦障藏春五十里。 ——明·高則誠《琵琶行·牛氏規奴》
【第5句】:品而第之[pǐn ér dì zhī]
【解釋】品:品評,區分;第:等第,等級。品評優劣而后確定他的等級。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上》:“堅親臨太學,考學生經義優劣,品而第之。”
【第6句】:天下第一[tiān xià dì yī]
【解釋】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治平為天下第一。”
【示例】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里手’,有了道聽途說的一知半解,便自封為'天下第一’,適足見其不自量而已。 ——毛澤東《實踐論》
【第7句】:闔第光臨[hé dì guāng lín]
【解釋】闔第:全家;光臨:對客人來臨的敬辭。舊時用于邀請別人全家參加宴會或喜慶儀式的客套話。
【出處】魯迅《狗·貓·鼠》:“上面印著'為舍妹出閣’,'小兒完姻’,'敬請觀禮’或'闔第光臨’這些……句子。”
【示例】歡迎你闔第光臨我們的婚禮。
【第8句】:天字第一號[tiān zì dì yī hào]
【解釋】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一個字。指第一或第一類中的第一號。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強的。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那女眷且是生得美貌,打聽來是這客人的愛妾,日日雇了天字一號的太湖船,擺了盛酒,吹彈歌唱俱備,攜了此妾下湖。”
【示例】有那梁山泊晁蓋送與你的一百兩金子,快把來與我,我便饒你這一場天字第一號官司,還你這招文袋里的款狀。 ——《水滸全傳》第二十一回
【第9句】:及第成名[jí dì chéng míng]
【解釋】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通過考試并得到功名。
【出處】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怎肯似那等窮酸惡醋,得一個及第成名,卻又早負德辜恩。”
【第10句】:破題兒第一遭[pò tí ér dì yī zāo]
【解釋】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
【示例】但把請安折子駁回去,這還是破題兒第一遭,竟不知如何著筆? ——高陽《慈禧全傳》七
【第11句】:老子天下第一[lǎo zǐ tiān xià dì yī]
【解釋】老子:不謙虛的人的自稱。自以為是天下第一號人物。
【出處】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