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梭”的成語(11個(gè))
本文整理了梭天摸地、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投梭之拒等含“梭”的成語11個(gè),其中“梭”開頭的成語1個(gè),“梭”結(jié)尾的成語7個(gè),“梭”在中間的成語3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梭”開頭的成語【第1句】:梭天摸地[suō tiān mō dì]
【解釋】指上竄下跳。比喻到處逃竄。
【出處】《醒世姻緣傳》第七六回:“素姐忘記了是猴,只道當(dāng)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撲,打得個(gè)猴精梭天摸地的著極。”
“梭”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光陰荏苒,日月如梭[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suō]
【解釋】荏苒:不知不覺地過去;梭:織布機(jī)上引導(dǎo)緯紗與經(jīng)紗交織的構(gòu)件。形容時(shí)間過得很快。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1回:“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zhuǎn)眼間倪繼祖已然十六歲。”
【第2句】:日月如梭[rì yuè rú suō]
【解釋】梭:織布時(shí)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shí)間過得很快。
【出處】宋·趙德麟《侯鯖錄》卷二:“織烏,日也,往來如梭之織。”
【示例】我想這光陰似水,日月如梭。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四折
【第3句】:往來如梭[wǎng lái rú suō]
【解釋】梭:織布時(shí)遷引緯線在經(jīng)線中來回穿織的工具。來來去去象穿梭一樣。形容來去頻繁。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一回:“雷震子觀看,只見稀奇景致,雅韻幽棲,藤纏檜柏,竹插顛崖,狐兔往來如梭,鹿鶴唳鳴前后,見了些靈芝隱綠草,梅子在青枝,看不盡山中異景。”
【示例】宕中以大船為經(jīng),小船為緯,游冶子弟,輕舟鼓吹,往來如梭。 ——明·張岱《陶庵夢(mèng)憶·硚園》
【第4句】:時(shí)光似箭,日月如梭[shí guāng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
【解釋】形容光陰過得很快。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時(shí)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之上。”
【示例】不覺時(shí)光似箭,日月如梭,玉帝化身,在哥阇國為王,享太平天下有十年矣。 ——《四游記·天尊點(diǎn)化玉帝》第四回
【第5句】:來往如梭[lái wǎng rú suō]
【解釋】梭:織布機(jī)上的梭子。來去不停,象織布機(jī)上的梭子似的。形容來往頻繁。
【出處】宋·蘇軾《滿庭芳》詞:“云何。當(dāng)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fēng),洛水清波。”
【示例】對(duì)芳尊淺酌低唱,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金·元好問《雙調(diào)·驟雨打新荷》
【第6句】:光陰似箭,日月如梭[guāng yīn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
【解釋】梭:織布機(jī)上引導(dǎo)緯紗與經(jīng)紗交織的構(gòu)件。形容時(shí)間過得很快。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時(shí)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示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只等忙著吃了粽子,又吃月餅。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
【第7句】:日夜如梭[rì yè rú suō]
【解釋】白天和黑夜像穿梭一樣,形容時(shí)間過得很快。
【示例】日夜如梭,很快就到月底了。
“梭”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投梭之拒[tóu suō zhī jù]
【解釋】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誘。同“投梭折齒”。
【出處】唐·元稹《鶯鶯傳》:“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無投梭之拒。”
【示例】魯迅《集外集·斯巴達(dá)之魂》:“雖遭投梭之拒,而未能忘情者也。”
【第2句】:瘦骨梭棱[shòu gǔ léng léng]
【解釋】形容人或動(dòng)物消瘦露骨。
【出處】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九:“他屋里的,瘦骨梭梭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鹽。”
【示例】木木姐驚慌地趕進(jìn)門去,正好撞見那個(gè)白面鬼聳著瘦骨梭棱的肩膀,氣虎虎地跨著大步跑出來。 ——王西彥《古城的憂郁》
【第3句】:投梭折齒[tóu suō zhé chǐ]
【解釋】投梭:用梭子擲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誘。
【出處】《晉書·謝鯤傳》:“鄰家高氏女有美色,鯤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
【示例】若稱譽(yù)賢女,豈容作此等語,必至投梭折齒矣。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