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駕”的成語(35個)
本文整理了駕霧騰云、駑馬十駕、飛冤駕害等含“駕”的成語35個,其中“駕”開頭的成語7個,“駕”結尾的成語14個,“駕”在中間的成語1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駕”開頭的成語【第1句】:駕霧騰云[jià wù téng yún]
【解釋】乘著云,駕著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云霧飛行,后形容奔馳迅速或頭腦發昏。
【出處】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駕霧騰云,臂生兩翅,飛出獄院。”
【示例】馬夫把鞭一晃,那車便如駕霧騰云一般的快。 ——《負曝閑談》第19回
【第2句】:駕鶴西游[jià hè xī yóu]
【解釋】死的婉稱。
【出處】鄧友梅《那五》:“過老太太言而有信,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來。”
【示例】我現在還不想駕鶴西游。
【第3句】:駕輕就熟[jià qīng jiù shú]
【解釋】駕:趕馬車。駕輕車,走熟路。比喻對某事有經驗,很熟悉,做起來容易。
【出處】唐·韓愈《關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
【示例】到了場期日迫,只得把功令所有條件略為照顧,以求風檐寸晷,有駕輕就熟之樂。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一○二回
【第4句】:駕塵彍風[jià chén kuò fēng]
【解釋】彍風:疾風。卷起塵土,掀起疾風。形容疾速迅猛。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去故就新,駕塵彍風,與電爭光。”
【第5句】:駕鶴成仙[jià hè chéng xiān]
【解釋】指死的婉稱。
【出處】楊大群《關東傳奇》第54章:“老爹,你駕鶴成仙了,嘿嘿。”
【示例】他的父親已經駕鶴成仙了。
【第6句】:駕肩接武[jià jiān jiē wǔ]
【解釋】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
【出處】《舊唐書·伊思貞李杰等傳論》:“有唐之興,綿歷年所,骨鯁清廉之士,懷忠抱義之臣,臺省之間,駕肩接武。”
【第7句】:駕肩接跡[jià jiān jiē jì]
【解釋】形容人多。同“駕肩接武”。
【出處】《景德傳燈錄·道悟禪師》:“學徒依附,駕肩接跡;都人士女,向風而至。”
“駕”結尾的成語【第1句】:駑馬十駕[nú mǎ shí jià]
【解釋】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示例】學習上要有駑馬十駕的精神。
【第2句】:齊驅并駕[qí qū bìng jià]
【解釋】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齊驅并駕”。
【出處】宋·張戒《歲寒堂詩話》下卷:“氣象廓然,可與《兩都》、《三京》齊驅并駕矣。”
【示例】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五回:“至于各地各洞的地仙散仙,以及各處各山的妖魔鬼怪,最高的不過和他齊驅并駕罷了。”
【第3句】:星言夙駕[xīng yán sù jià]
【解釋】言:語助詞,無義;夙:早。星夜駕車行駛。
【出處】《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星言夙駕,說于桑田。”
【示例】公宜露營野次,星言夙駕,伏軾怒蛙以募勇士,懸膽于庭以表辛苦。 ——《晉書·顧榮傳》
【第4句】:星辰夙駕[xīng chén sù jià]
【解釋】陳:列;夙:早。星夜駕車行駛。
【出處】《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肅承明詔,應會皇都,星陳夙駕,秣馬脂車。”
【第5句】:南艤北駕[nán yǐ běi jià]
【解釋】猶南航北騎。形容乘舟騎馬,南北奔走。
【第6句】:連鑣并駕[lián biāo bìng jià]
【解釋】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連鑣并軫”。
【出處】清·蒲松齡《賀兩侄曾孫兄弟同時游泮序》:“尚雙雙奮翼摶扶搖而南,連鑣并駕,秋桂齊攀,大吾門、亢吾宗,匪異人任,惟兩孫子。”
【第7句】:星陳夙駕[xīng chén sù jià]
【解釋】陳:列;夙:早。星夜駕車行駛。
【出處】三國·魏·曹植《應詔》:“肅承明詔,應會皇都,星陳夙駕,秣馬脂車。”
【示例】仲秋之晨,啟明始出。星陳夙駕,靈輿結駟。 ——《晉書·左貴嬪傳》
【第8句】:鸞輿鳳駕[luán yú fèng jià]
【解釋】指華麗的宮廷車乘。
【出處】南朝·梁·梁元帝《金樓子·立言》:“金樽玉杯,不能使薄灑更厚;鸞輿鳳駕,不能使駑馬健捷。”
【第9句】:千里命駕[qiān lǐ mìng jià]
【解釋】命駕:命令車夫駕車。指路遠的好友造訪。多形容友情深厚。
【出處】《晉書·嵇康傳》:“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
【示例】你千里命駕來看我,我真是感激不盡。
【第10句】:東野敗駕[dōng yě bài jià]
【解釋】比喻自恃才高,弄巧成拙。
【出處】春秋時善御者東野稷見重于魯莊公。其御左右旋轉,合規之圓;進退抑揚,中繩之直。自矜其能,驅馬轉百圈而不止,結果馬力竭盡,以失敗而告終。
【第11句】:宮車晏駕[gōng chē yàn jià]
【解釋】晏:遲。宮車遲出。舊為帝王死亡的諱辭。
【出處】《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宮車一日晏駕,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
【示例】帝母弟存渥從上戰,及宮車晏駕,存渥與劉皇后同奔太原。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八
【第12句】:興言夙駕[xīng yán sù jià]
【解釋】言:語助詞,無義;夙:早。星夜駕車行駛。
【出處】《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星言夙駕,說于桑田。”
【第13句】:齊趨并駕[qí qū bìng jià]
【解釋】猶言并駕齊驅。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1回:“甲寅以后為文明華敷之世,雖燦爛可觀,尚不足與他國齊趨并駕。”
【第14句】:東曦既駕[dōng xī jì jià]
【解釋】曦:曦和,神話傳說中駕日車的神。指太陽已從東方升起。比喻驅散黑暗,光明已見。
【出處】唐·馮翊《桂苑叢談·崔張自稱俠》:“及期不至,五鼓絕聲,東曦既駕,杳無蹤跡。”
“駕”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飛冤駕害[fēi yuān jià hài]
【解釋】無中生有,捏造罪名陷害人。
【第2句】:長駕遠馭[cháng jià yuǎn yù]
【解釋】喻帝王用某種政策、手段羈縻邊遠地區。
【出處】清·龔自珍《安邊綏遠疏》:“雖有長駕遠馭之君,乘兵力之盛,鑿空開邊,一旦不能有,則議者紛紛請棄地,或退保九邊已耳。”
【第3句】:摔喪駕靈[shuāi sāng jià líng]
【解釋】摔喪:指摔喪盆子或摔喪罐子,舊時的喪禮;駕靈:主喪的孝子在靈柩前領路。指親喪時,當孝子的禮節。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又有小丫環名寶珠的,因秦氏無出,乃愿為義女,請任摔前駕靈之任。”
【第4句】:燕駕越轂[yān jià yuè gū]
【解釋】燕地的車越地的轂。指把不同的東西混在一起。
【出處】明·高攀龍《寄瞿洞觀書》之二:“廣土眾民,君子所欲。老丈得之,其與世俗吏傳舍一官者,必有如燕駕越轂,不可同年而語。”
【第5句】:星駕席卷[xīng jià xí juǎn]
【解釋】星駕:連夜駕車出行;席卷:像卷席子一樣,包括無余。指連夜駕車,全部出動,迅速馳行。
【出處】《后漢書·袁紹傳》:“會公孫瓚師旅南馳,陸掠北境,臣即星駕席卷,與瓚交鋒。”
【第6句】:方駕齊驅[fāng jià qí qū]
【解釋】方駕:并排駕馬車;齊驅:一齊快跑。并排套著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出處】《北史·周宣帝紀》:“令四后方駕齊驅,或有先后,便加譴責。”
【示例】文昭武穆,方駕齊驅;公子王孫,朱輪華榖。 ——唐·楊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
【第7句】:擎天駕海[qíng tiān jià hǎi]
【解釋】擎天:支撐上天。形容本領大,能力非凡。
【出處】元·孔文卿《東床事犯》第一折:“陛下,你便似砍折條擎天駕海紫金梁。”
【第8句】:騰云駕霧[téng yún jià wù]
【解釋】乘著云,駕著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云霧飛行,后形容奔馳迅速或頭腦發昏。
【出處】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駕霧騰云,臂生兩翅,飛出獄院。”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他放下心,日逐騰云駕霧,遨游四海,行樂千山。”
【示例】這簡直不是馬,是一條騰云駕霧的白龍!一條白龍。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第9句】:鞭長駕遠[biān cháng jià yuǎn]
【解釋】指路途遙遠。
【出處】清·魏源《嚴公神道碑銘》:“故自古梁州自為一道……距省會遠者或二千里,鞭長駕遠,稂莠豐茂。”
【第10句】:御駕親征[yù jià qīn zhēng]
【解釋】御駕:皇帝的車駕,指皇帝。皇帝親自率軍出征。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1回:“今劉玄德即了帝位,統精兵七十余萬,御駕親征,其勢甚大。”
【示例】只有御駕親征才能重整士氣。
【第11句】:并駕齊驅[bìng jià qí qū]
【解釋】并駕:幾匹馬并排拉著一輛車;齊驅:一齊快跑。并排套著的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是以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并駕齊驅,而一轂統福。”
【示例】若讓我估量這本書的總價值,我以為只遜于《紅樓夢》一籌,與《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駕齊驅的。 ——朱自清《歧路燈》
【第12句】:泛駕之馬[fěng jià zhī mǎ]
【解釋】泛駕:不服人駕馭。不服從駕馭的馬。比喻很有才能而不循舊規的人。也形容敢于創新的人。
【出處】《漢書·武帝紀》:“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示例】而千里之足,多出于泛駕之馬。 ——明·袁宏道《與陳正甫提學》
【第13句】:屈尊駕臨[qū zūn jià lín]
【解釋】駕臨:敬詞,一般指對方到來。降低身份,屈身光臨。一般是對來訪的人說的客套話。
【第14句】:南人駕船,北人乘馬[nán rén jià chuán,běi rén chéng mǎ]
【解釋】南方的人擅長駕船,北方的人擅長騎馬。
【出處】《淮南子·齊俗訓》:“胡人便于馬,越人便于舟。”
【示例】南人駕船,北人乘馬,信有之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