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礫”的成語(9個)
本文整理了棄瓊拾礫、明月與礫同囊等含“礫”的成語9個,其中“礫”結尾的成語7個,“礫”在中間的成語2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礫”結尾的成語【第1句】:棄瓊拾礫[qì qióng shí lì]
【解釋】比喻丟棄珍貴的而拾取無用的。瓊,美玉;礫,瓦礫。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博喻》:“捐荼茹蒿者必無識甘之口;棄瓊拾礫者必無甄珍之明。”
【第2句】:飛沙揚礫[fēi shā yáng lì]
【解釋】沙:沙土;礫:小石塊。沙土飛揚,小石塊滾動。形容風勢很猛。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禪虛寺》:“路中甚寒,多饒風雪,飛沙走鑠,舉止皆滿,唯土谷渾城左右曖于余處。”
【示例】庚子,京師大風自西北起,飛沙揚礫,白日昏暗。 ——《元史·順帝本紀十》
【第3句】:飛沙走礫[fēi shē zǒu lì]
【解釋】沙:沙土;礫:小石塊。沙土飛揚,小石塊滾動。形容風勢很猛。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聞義里》:“路中甚寒,多饒風雪,飛沙走礫,舉目皆滿。”
【示例】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第4句】:鏤冰炊礫[lòu bīng chuī lì]
【解釋】比喻徒勞無益。
【出處】語出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示例】楮葉工夫,辛苦似,鏤冰炊礫。 ——宋·劉克莊《滿江紅》詞
【第5句】:金塊珠礫[jīn kuài zhū lì]
【解釋】黃金被當成土塊,珍珠被當成砂礫。
【出處】唐·杜牧《阿房宮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
【第6句】:飛砂揚礫[fēi shā yáng lì]
【解釋】形容風勢很猛。同“飛沙走礫”。
【出處】《元史·順帝紀十》:“京師大風自北起,飛砂揚礫,白日昏暗。”
【第7句】:澄沙汰礫[dèng shā tài lì]
【解釋】指除去雜質,使之純潔。
【出處】清·惲敬《祭張皋文文》:“志合心齊,如金在熔,澄沙汰礫,以精為同。”
“礫”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明月與礫同囊[míng yuè yǔ lì tóng náng]
【解釋】明月:明月珠,夜光珠;礫:瓦礫或碎石;囊:袋子。明月珠與瓦礫裝在同一個袋子里。比喻好與壞混雜在一起。
【出處】漢·王充《論衡·自紀》:“垂棘與瓦同櫝,明月與礫同囊。”
【第2句】:翫其磧礫不窺玉淵[wán qí qì lì bù kuī yù yuān]
【解釋】晉·左思《吳都賦》:“翫其磧礫而不窺玉淵者,未知驪龍之所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