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駿”的成語(13個)
本文整理了駿骨牽鹽、金臺市駿、光車駿馬等含“駿”的成語13個,其中“駿”開頭的成語3個,“駿”結尾的成語3個,“駿”在中間的成語7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駿”開頭的成語【第1句】:駿骨牽鹽[jùn gǔ qiān yán]
【解釋】指才華遭到抑制。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p>
【示例】悠悠人世,本少知音,駿骨牽鹽,玄文覆醬。 ——清·袁枚《與汪可舟書》
【第2句】:駿波虎浪[jùn bō hǔ làng]
【解釋】形容迅猛洶涌的波浪。
【第3句】:駿命不易[jùn mìng bù yì]
【解釋】駿:大;易:改變。舊指天命難以更改。
【出處】《詩經·大雅·文王》:“宣鑒于殷,駿命不易?!?/p>
【示例】道光授受,謀深燕詒。駿命不易,子孫保之。 ——《宋史·禮樂志》
“駿”結尾的成語【第1句】:金臺市駿[jīn tái shì jùn]
【解釋】猶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價買養駿馬。比喻延攬賢才十分誠懇。
【出處】語出《戰國策·燕策一》所載燕昭王筑黃金臺招賢的故事。
【示例】長安少年多馳驟車馬以為樂,超塵逐電,勞瘁不辭。一騎之費,有貴至數百金者。豈猶有金臺市駿之遺風歟?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大鐘詩》
【第2句】:燕昭市駿[yān zhāo shì jùn]
【解釋】指戰國時郭隗以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為喻,勸說燕昭王真心求賢的事。
【出處】唐·高適《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家僮愕視欲先鞭,櫪馬驚嘶還屢顧。始知物妙皆可憐,燕昭市駿豈徒然?!?/p>
【第3句】:按圖索駿[àn tú suǒ jùn]
【解釋】指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參見“按圖索驥”。
【出處】語出《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p>
【示例】雖部胥掌闕簿者,亦不過按圖索駿。 ——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下·賣闕沈官人》
“駿”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光車駿馬[guāng chē jùn mǎ]
【解釋】指裝飾華麗的車馬。
【出處】晉·陸機《百年歌》之二:“光車駿馬游都城,高談雅步何盈盈。”
【第2句】:情在駿奔[qing zhai jun ben]
【解釋】一心急著去奔喪。
【第3句】:燕駿千金[yān jùn qiān jīn]
【解釋】后以之為招納賢士之典。
【出處】戰國時,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而至。見《戰國策·燕策一》。
【第4句】:踔厲駿發[chuō lì jùn fā]
【解釋】形容雄辯恣肆;議論縱橫。
【出處】清·汪琬《<安南日記>序》:“試讀其所與國王書,后先援據故事,踔厲駿發,爛然明析?!?/p>
【第5句】:千里駿骨[qiān lǐ jùn gǔ]
【解釋】比喻賢才。
【出處】明·李贄《復梅客生》:“若計此時有具眼人能破格欲求千里駿骨,難矣!”
【第6句】:高頭駿馬[gāo tóu jùn mǎ]
【解釋】指體形高大健壯的好馬。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劉東山夸技順城門》:“只見門前來了一伙騎馬的客人,共是十一個,個個騎的是自購的高頭駿馬?!?/p>
【第7句】:市駿之資[shì jùn zhī zī]
【解釋】市駿:指買駿馬。比喻盡力尋求有用的人才。
【出處】唐·駱賓王《與程將軍書》:“燕昭為市駿之資,郭隗居禮賢之始?!?/p>